阳银行工作。”
朱标没想到,张成竟然这么好说话。
眉目一喜,他高兴地抬头欲要感谢老师。
可感谢的话到了嘴边,想起自己那些不省心的弟弟。
他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不成,我那些弟弟必须由我压着,不然恐怕会妨碍老师教学。”
张成笑了。
这个时候,他脑海里闪过的是聪敏早慧的朱棣。
未来的永乐大帝,在做燕王就藩时期,就爱民如子,深得百姓拥戴。
如今,这位年轻的燕王看起来尚显稚嫩,不过在求学的态度方面,可比他的兄弟们积极多了。
他直接道:“务农的事,让你那懂事的四弟负责就行了。”
“老四么。”
朱标想了想,自家这四弟,从小就酷似老爹,有雷厉风行的气势。
后来在行伍里锻炼,就算混账如老二老三,有时候都怕惹怒四弟。
这么一来,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于是小朱紧绷的神色又舒展开来。
“好,那就有劳老师,多多提点四弟。”
第二天天不亮,兴致昂扬的小朱就提前出发,赶去凤阳银行。
等皇子们例行日上三竿,来到试验田集合,这才从张成口中得知老大去银行实习的消息。
“啊,凭什么大哥能去劳什子银行,我们就继续在这儿种地。”
朱樉和朱棡更难受了。
两人脸拉的老长,仗着没有大哥坐镇,踢着田垄就想偷懒回房歇息。
其他几个小的看着哥哥们的脸色,也十分迷惘。
“大哥不在,那我们留下干什么?”
“可能正是因为大哥做不来农事,才会半路认输吧!”
诸皇子中,唯有朱棣,一听大哥居然中途退却,双眼就是一亮。
他摩拳擦掌,信心满满,暗暗发誓要做好大哥都做不到的事。
张成笑眯眯站在皇子们面前,将他们的反应都收入眼底。
察觉朱棣双眼深处瞬间燃起的斗志,不禁赞许的点点头。
“不愧是后世的明成祖,这么小就开始关心民生。”
“既然如此,那趁着他对务农如此感兴趣,可要好好栽培他。”
“若从这时就大力推广红薯、土豆,那么以后小冰河时期来临,大明就不会流民遍地。”
被满清鞑子入主中原,闭关锁国,直到八国联军大炮轰毁国门。
那是所有中华子孙,最沉痛的耻辱!
若是可以,张成想尽自己绵薄之力,改变历史。
就算自己这个人消失,也在所不惜!
做好决定,张成微微一笑,趁着二三皇子还没开口要翘学,直接笑着看向朱棣。
“大郎走之前特地有言,若他不在,你们兄弟由四郎阿棣全权负责。”
“任何人无理由逃课,阿棣记下都可以转告大郎。”
“别说我没提醒你们啊,若逃学情节严重者,可能会知会你们老爹!”
“所以,你们好自为之。”
张成再次祭出叫家长这招,果然一提老朱,朱樉和朱棡全都骇然失色。
心里再蠢蠢欲动,也不敢随便造次。
毕竟看着他们的,是子承父威的老四!
“这个老大,就是跟我们不对付!”
“到底这苦日子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在两个皇子的抱怨声中,小皇子们得知四哥接下来管着他们,一个个又乖巧了许多。
看得张成啧啧称奇。
原来永乐帝年少时,在弟兄们之间就有此威严。
不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些小皇子们有什么尚待发掘的潜能,还需得他再观察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