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这老朱是想白嫖啊?!
一时间,张成气笑了:
“为啥要交给朝廷啊?说难听点,就朝廷那办事效率,就算交上去,又能怎么样?”
“还不如让民间开始大肆经营这水泥生意,朝廷要用水泥修路、搞基建,直接花钱买不就行了!”
“而且,修路也不用自己修,对外招标,朝廷只需要负责验收就是!”
张成说的振振有词。
而且,他在凤阳县就是这么干的。
毕竟什么事情都让官府来做,这效率实在太低。
不过……
这套玩法,在南京可能玩不转。
谁让老朱白嫖成性,真搞项目招标那一套,回头别人把事情办好了,这工程款鬼知道哪年哪月能拿到。
就算拿到了,说不定还是什么狗屁大明宝钞。
“这……”
朱元璋倒是不知道张成这时如何吐槽他。
只是皱着眉头。
深深思考张成提出的这些想法。
“倘若不交给朝廷,这水泥,可是强国利民的至宝,掌握在商人手中,还是不妥!”
不得不说,朱元璋毕竟思想偏向小农经济。
很多想法的确有着时代局限性。
张成有点无奈道:
“凤阳县有专门负责监管商人的机构,名为‘工商局’。”
“商人要是想作乱,首先得经过工商局的允许,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他这水泥连出售都是问题!”
工商局?
这又是个新衙门!
老朱人都傻了。
反应过来后,不禁想起刚入城时,被抓去车管所的画面……
那什么劳什子‘车管所’,好像也是凤阳独创的衙门机构?!
“那照你这么说,凡事都交给商人,交给所谓的‘市场’,才能做的更好?”
朱元璋这时有些不服气了。
虽然张成没有明说。
可听对方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明摆着就是瞧不上朝廷的办事效率。
“倒也不全是。”
“像民生物资,这些就不能由商人完全把控,必须严格控制才行。”
张成认真道:“就比如说,如今凤阳县的粮米油盐,全部都是由官府全资管控的粮食商铺在出售。”
“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对不会出现百姓吃不上饭的情况,哪怕再怎么样,也能保证温饱。”
“这……”
老朱眼中渐渐有亮光闪过。
还别说。
这个操作,的确是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民生供给。
至少不会再出现,哪怕没有灾荒,百姓们还会因为奸商炒作粮价而活活饿死。
这政策……
当真是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