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如此谦逊。
“而且,凤阳县能够推行工商改革,那是因为凤阳县足够穷!”
张成直视着老朱,一字一句道:“正是因为凤阳太穷了,所以穷则思变!因为穷,所以需要变革,需要出现新的制度,由此才诞生了如今的新凤阳!”
“但倘若要让天下都开始经济改革,则是一件大不易之事!”
“别的不说,光是江南那等富裕地区,改革的阻力就是大的惊人!而且,纵观历史上的种种改革,有多少是以失败告终?若无皇帝的支持,执行者的毅力,以及民间的配合……”
“这改革,绝不可能成功!”
听着这一番话。
原本有些热血上头的朱标,渐渐冷静下来。
而老朱,则是眼眸幽深。
望着张成,缓缓开口:
“那以你所见,这天下要推行改革,该怎么做?”
“从凤阳开始!”
张成认真答道:
“以凤阳县当做试点,渐渐将这个试点范围铺开,囊括州府之地,最终划分一省作为试验区!”
“倘若能成,则推行天下,若不能成,则对弊端进行调整……”
“或许一年两年不能见成效,但假以时日,大明终将迈入富强盛世!”
这……
老朱微微眯了眯眼。
脸上是说不出的复杂表情。
沉默片刻,他忽然道:“说的不错。不过,我看你对天子似乎颇有夸赞?可民间,不都说如今的天子是个泥腿子吗?”
老朱这话倒不是故意在钓张成这条鱼。
而是民间的确有这样的说法。
尤其是洪武年间,锦衣卫尚未出现,风气其实是很大胆的。
说话更是没有半点遮掩。
再加上老朱这出身……
“泥腿子怎么样了?”
张成顿时皱眉,“往上数八代,谁家不是泥腿子?!大明立国乃是一扫前元之暴虐,重复汉人之荣光!”
“这等功绩,又岂是旁人能够诋毁的?”
“适才那些凤阳百姓,言称我张成千古……”
说到这,张成脑海里忽然浮现了一段话!
大明二百七十六年!
不和亲!不割地!不称臣!不赔款!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昭昭日月……
故国有明!!
神游片刻,他再次回过神来,一字一句,斩钉截铁道:
“……可在我眼里,洪武皇帝朱元璋,那才是真正的千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