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忽然理解了高二开学时周老师说的,以前带过的学生,兜兜转转多年后还是会因为一样的高中回忆而成为伴侣。
“上午唐致远和你们班的几个男孩子也来过了。”周老师和大家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林姗姗她们身上,“你们班好像有十多个人在北京吧。推荐保送那会儿,唐致远来问我,说林姗姗报了哪个大学。后来他也考到北京,我还觉得互相有个照应挺好的。但好像没有下文了?”
江钰洁在一旁促狭地笑,悄悄跟姗姗耳语:“我是不是高二就跟你说他喜欢你了?你还不信。”
姗姗嗔怪地看她一眼,向周老师摆摆手:“我们几个在北京的同学有时候还会聚一聚的,但唐致远他们学校太远了,交通不太方便,就不常来。”
“对,他那儿是挺远的。”周老师略带遗憾地说道,“不过你们现在都还小,也不急着谈恋爱。以后要是找到喜欢的、合适的,有机会也可以像你们学长学姐这样,一起回学校,带给老师看看。”
钰洁和晓婧脸红红地点头。
林姗姗想,恐怕,没有机会了。
办公室不断有新的一拨校友前来拜访,林姗姗她们四人便和更早来的其他几个学长学姐一起先行告辞。
姗姗在办公室门口和学古希腊语的学姐交换了联系方式,一眼瞥见方才说“沉迷物理”的学长还在不远处等着学姐。
学姐见姗姗有些疑惑,便直接把学长拽过来对姗姗说:“忘了介绍了,这是我男朋友。”
江钰洁倒是毫不惊讶,凑上来问道:“学长是学物理的?”
“是啊。”学长点点头,“你也是?”
钰洁摇头:“本来想报的,但家里觉得应该学个更偏应用的好找工作,就学了机械。没想到这专业啥都要学,可比高中物理难多了。”
“我也是觉得高中物理有趣才继续学的。”学长说,“可惜大学快毕业时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确实很难找,只好跨考了电子信息方向的研究生。不像你们学姐啊,古希腊语一条路走到黑。”
“学姐当时为什么会学古希腊语呢?”姗姗觉得好奇又佩服,“而且最后还坚持下来了,真的好厉害。”
学姐想了想,说道:“其实本科的时候,古希腊语还不是我的专业,只是我为了凑学分而选的选修课。算是机缘巧合吧,没想到后来还真的慢慢喜欢上了。毕业的时候我跟我的朋友说起我要放弃金融行业做全职的古希腊语翻译,大家都劝我再想想。只有周老师和我男朋友觉得这是特别酷的一件事。我很幸运拥有足够经济基础让我可以任性地做自己喜欢和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也没有挣扎在什么理想和现实的博弈中。我会坚持下来,可能只是因为我能确定对于我的人生来说,这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学姐说完,微笑着问姗姗:“你呢?你是因为喜欢才选了希腊语,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我现在可能还处于‘机缘巧合’的阶段吧。”姗姗自我反思道,“之前老师和爸妈总说,要做好未来规划什么的,所以我算是按部就班地长大的。选学校和专业时我总觉得要保险一点,但还是会想着,会不会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所以我现在很期待能像学姐一样,发现希腊语就是我人生中最好的选择,发现我正在走向自己喜欢的、想要的未来。”
学姐拍拍她的肩鼓励道:“加油呀林姗姗。如果确定了选择,就一直往前,别回头。”
八月中旬,希腊语专业二十人的录取名单正式公布。从中文系成功转系的除了林姗姗,还有全系第三名颜菲。辅导员打来电话通知她们提前回校准备办理签证,姗姗便迅速买了两天后回北京的火车票。
正收拾行李的时候颜菲打来电话,询问她什么时候回学校。
“我也正想打电话给你呢。”姗姗说,“我后天回去,你呢?”
“我还没买票呢。”颜菲犹豫道,“爸妈想让我在家多待几天,毕竟之后一整年都回不了国,但我又怕晚回学校会耽误事儿。”
“应该一周之内回去都行。”姗姗笑,“不过这么一想,我爸妈好像都没怎么挽留我,什么都让我自己决定。他们现在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完全没有对我依依不舍的意思。”
“那我和你真是完全不一样。”颜菲感叹道,“我已经被我爸妈念叨了一整个暑假了。自从我报了名之后,他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劝我放弃,给我列举了各种国外的可怕之处,说我一定适应不了希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