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韵和隔壁床的沈佳蓉,都是南方姑娘。她们和我一样,从不大的城市考上来。虽然还没有习惯北京的干燥和雾霾,却依然对首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宿舍的最里头是单列的一张床和桌子,它们属于宿舍里年龄最小的钟涵。她家在北京的郊县,回家要倒几趟车,算下来用的时间竟比我回一趟家还要多。
三个人都是很好相处的性格。刚开学的时候繁琐的事情多,要开会我们就一起去,有什么通知就互相提醒。体检的时候分开排队,买课本就集体批发。在佳蓉的带领下,我们五个人重新布置了寝室。一整个下午的操劳过后,它开始变得像一个温暖的家。
虽然大一的课程依旧紧张,却终究和暗无天日的高三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五个在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挣扎中依然疯狂地热爱着热门综艺和后街美食,在隔三差五的聚餐中摸清了北京的地铁线和购物中心。
我们就这样措不及防地闯进彼此的世界里,一起花痴一部偶像剧的男主角,一起吐槽一个上课太水的老师,一起争论着爸爸去哪儿会不会比我是歌手更好看。
我渐渐开始知道大家的习惯和爱好,知道大家厌恶的事物和喜欢的男生类型。
佳蓉总说,我和姗姗的经历和爱好都好相似。
但和乱填志愿乱选学校的我显然不一样的是,林姗姗会来北京和来y大,是很早很早就确定的事情。
那年的高考我发挥得尚可,填志愿时却纠结了好久也没想清楚自己到底喜欢学什么。唯一的目标,是北京。看了几天的百度地图后,我在第一志愿上破罐破摔地填了y大的中文系。y大的文科投档线在我家乡的省份一向偏高,汉语言文学却算是它的冷门专业。
我就这么幸运地压着线被第一志愿录取,然后匆匆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