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 > 第56章 林如海

第56章 林如海

三条琉璃镜,果然在其中一条背面找到一张叠得紧紧的纸卷。

他展开纸卷,打头便是一句‘臣林海奏上……’

是写给皇帝的?要用到这么隐晦的方式,难道林如海处境危险?

莫非书中林如海很快去世也有官场方面的原因?

他封好纸卷,翻出林如海写的信,上面一如既往的报平安,感谢他照看黛玉,只中间炫耀似的提了一句他找来的万花筒画面优美,让林隽一观。

林隽挑眉,翻开奏疏扫了一眼。

原来林如海查到两淮以豪商何氏为首参与到中盐中,囤引投机,从边商处低价购买盐引后高价卖给内地盐商,导致内地尤其是两淮盐引愈多;又通过贿赂户部官员滥印盐引,进一步引发盐引壅滞,兑付困难,林如海对这一乱象忧虑不已,直言如此下去“朝廷信用危矣”。

盐务啊,这可是封建王朝的一笔糊涂账,盐糊涂可不是随便叫叫的。

林隽不敢怠慢,当即找到易修武,让他将其递交上去。

剩下的事便让文烁去头疼吧,这些都是太上皇遗留下来的问题呢。譬如这户部滥发盐引可不是单纯贿赂一个官员就可以的,其中必定有王公贵族的参与,还有太上皇点头……里面的水可深着呢。

次日下班后,却见易修武又在门口等他了。

林隽熟门熟路的坐马车来到将军府,果然见到文烁也在府中。

文烁见了他,拧眉道:“元卓,你们可是给我带来一个大麻烦啊。”

林隽无辜,麻烦本就在那里好吧,掩耳盗铃不可取。

“元卓认为这件事应该如何解决?”

林隽看了他一眼,只要盐引存在,其中引发的种种问题就会屡禁不绝。简单来说朝廷发放盐引就是将食盐的运输、经销外包给商户。但食盐关乎国计民生,又不能完全放手给商户,这不就拧巴了。

现代社会各种基础设施跟得上,成立国企也能运转得开。古代却不一样,交通不发达,朝廷只得靠商户来减少食盐运转的一系列麻烦。

“您做好常态化整顿盐务的准备罢。”林隽只得道。

文烁轻哼一声,“这些囤引的豪商未免胃口太大。”

林隽想了想,建议他拉一批打一批,扶植守法的中小盐商,打压搅乱市场的大盐商。

盐务的运销体系太复杂了,朝廷根据各处的食盐需求量发布盐引后盐商需先申请中盐,将指定的中纳物——譬如米、马等运到指定地点换取仓钞,再以仓钞到盐运司换取盐引后才能到指定的盐场支盐。随后需将盐运至批验所核验无误后才能到划定的区域贩盐,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花费的时间少说得两年以上。

这一套系统是严密且复杂的,轻易改变不得。

“陛下,或许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盐场试点,将中小盐商们成立合作社,各负责一个环节,您看,譬如这批验所……”

文烁来了兴致,“详细说说看。”

林隽介绍完何为‘合作社’后三人悉悉索索的讨论一通,都觉可以先试试。只是临近年关,朝廷各官署也要准备封印了,文烁表示先将眼前亟需解决的事情处理后明年开搞。

解决了愁事一桩,文烁顿觉神清气爽。林隽见他眉目舒展开了,弯起长眼道:“陛下,我那堂伯在盐务上兢兢业业,现在病体难愈,他年纪也大了,我们想把他接来京城调养,您看?”这接任的巡盐御史得找好了。

文烁沉吟片刻,说:“林海做的不错,我才放心的让他多做了几年。如今他病了,便趁整顿两淮盐政之机将其调回罢。”

林隽当即眉开眼笑:“多谢陛下,如此我那妹妹也能见着父亲了。”

文烁才知道林如海只有一女养在贾府,他看了易修武一眼:这便是元卓与贾府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罢?

易修武点头。

正值年尾,朝廷各个部门都懈怠的盼着过年时,文烁却放了个大招。先是遣拱卫司至江南调查两淮、两浙盐运,紧接着又撸了一串都盐转运司的官员,连户部尚书都受到申斥。

文烁在朝上发了大火:“盐场官吏、总催人勒索灶丁犹如家常便饭,致灶户愈发贫难,无以为继!尔等还在为转运使求情,若是灶户乱起,尔等可能承担?”

真把人逼急了,前朝盐民叛乱的例子还在呢。

当即派遣钦差安抚盐民,拨粮拨款。一番操作将各部门敲打得安静如鸡,因着撸了一批人,必定又要派遣官员上任,如此调派中擢升巡盐御史林海为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