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这货是从府城瑞鹤楼拿的。
瑞鹤楼是专门坐成衣跟布料生意的,定位高端,面向的市场是官家,富商。
据那瑞鹤楼掌柜说,就连王府的侧妃娘娘,穿的都是他们这里的布料。
能在府城做生意做到这份上的,背后没点子人怎么行?
不过那瑞鹤楼的牌匾上没有常家的标志,不是常氏商号名下的产业。
李宗乾一开始称他有门路拿到货,彪子很惊讶,随即一想就明白了,听说嫂子的这位表哥就是个商人,想来是跟瑞鹤楼做过生意。
彪子就让他去试试,自己去打听了一个瑞鹤楼的来历,据小道消息称,这是瑞鹤楼的背后是王府。
彪子心下凌然,没想到嫂子表哥真拿到了这么多好布料,价格还低了许多。
难怪,嫂子表哥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进了县城,彪子想了想,还是把布料拉到了刘掌柜的布行。
刘掌柜出来一瞧,顿时就移不开眼了。
他做了这么多年布料生意,自然清楚布料的好坏。
上手一摸,刘掌柜当即就说,“彪子兄弟,这些布料我全要了!”
结账的时候,刘掌柜跟彪子打听,“小兄弟,你这布料,是从哪里弄来的?”
彪子也不瞒着,“是从府城的瑞鹤楼,瞧见那位没。”
刘掌柜顺着彪子的指向看过去,只见一青年男子骑在马上,一身白色锦袍,看着素朴,刘掌柜却敲得出来,那布料昂贵,上头绣着暗纹,精致华丽,不是一般人穿得起的。
再看那男子,面容英俊,居高临下,气势凌然。
刘掌柜不由得屏住呼吸,“这位是?”
“是薛姑娘表哥,府城来的,就是他帮我们在瑞鹤楼拿的货。”彪子认真地说着。
刘掌柜懂了,这位来头不一般。
这一批货中,有谢忠义等人的投资,他照例投了一百两,收了二百多两回来。
谢永康投了五十两,也收回来不少。
其他人多是投了十两,二十两,三十两,都有收入。
拿到了钱,一个个面带笑容,喜滋滋的。
却也有人后悔,没想到这次比上次回报的多,早知道就多投一些了。
车队继续朝着鸡笼镇小平岭前进。
过了一片光秃秃的树林,前方出现一人一骑。
彪子看到来人,脸色唰地一变,躲到了随车而坐的村民们中间,把脸半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