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
“听说是府城的人呢,家里挺有钱的。”
“那蕙娘会不会跟着去府城住啊?”
“不会,蕙娘说了,她亲生爹娘不在了,以后趁着做生意看看舅舅妗子就行。”
……
薛蕙盘了盘手里的账。
一共三个菇房,还有她昨天回来时候带货赚的钱,再去除掉一边建菇房一边建大棚的钱,手里已经有四千六百多两银子。
这才一个月而已。
她想了想,趁着中午大家伙都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宣布给大家涨工钱。
出力的男人们从一天十文涨到一天三十文,菇房和大棚的婶子们跟几个男人从一天二十文涨到一天四十文,做饭的婶子们,还有帮忙卖菌子的菊花婶子等人也都有涨工钱。
薛蕙说话是很有心机的。
这次涨工钱,她自然不会说自己赚了很多钱,而是说,她瞧着大家辛苦,跟刘老板说情,刘老板也觉得大家干的好,才涨了工钱。
这消息一宣布,村民们乐开了花,差点把吃饭的碗都撂了。
涨了二十文啊!
一天三十文,一个月都快一两银子了!
薛蕙看到他们开心的一样,自己也跟着笑了笑,“大家只要好好干,刘老板说以后工钱还会再涨的。”
“蕙娘你就放心吧,咱们都是老实人,肯定好好干!”
“对对,肯定不会让刘老板失望的!”
“蕙娘,真是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我们哪能有这活计。”
“谢谢你蕙娘,真是人美又心善,我要是有儿子,肯定把你早早娶回家了!”
……
村民们满面红光,豪言壮语,一边拍着胸脯保证好好干,一边感谢着薛蕙。
在村民们的口中,薛蕙的名声又上了一层。
人群中的薛立,看着言笑晏晏的薛蕙,久久不能回神。
蕙蕙离开家不过几个月,就从木讷沉闷,胆小如鼠,变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让众人敬仰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