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搜小说网 soeo.net
谢锦朝沐休的时间到了。
同时,谢秉严办喜事的日子也如约而至。
吴氏跟谢秉恩早就跟顾客们打过招呼,歇息一天,没去县里。
半中午的时候,二房一家子去了正房。
谢秉严虽说不大办,家里吃顿饭,但这个家里,指的非常宽泛。
谢老爷子在众兄弟中排行老三,上头两个兄弟,下头一个弟弟,姐妹也有几个,只是已经不常来往了。
不说别的村的亲戚,就说谢家本家这几个兄弟及家人,尤其是谢家族长,谢老爷子的大哥,薛蕙等人该喊一声大爷爷,总得请来。
所以,认真算起来,这次吃饭的人还不少,得好几桌。
二房到的时候,院子里人不多,只有几个谢族长一支的年轻小辈在抬桌子搬凳子。
其他男人们都没来呢。
来的是谢老爷子的几个侄媳妇,跟吴氏等人是堂妯娌,已经在厨房忙活着,吴氏也去了。
薛蕙不想去堂屋见谢老太,索性也去厨房帮忙。
谢秉恩带着谢锦明和谢锦朝去了堂屋,除了二老,边上坐着谢老四谢秉承。
谢秉恩这段时间忙,有时候没见到他们了。
“爹,娘,四弟。”
谢锦明跟谢锦朝叫了“爷爷,奶奶,四叔”。
谢老爷子应了声,谢老太没吭声。
“二哥,锦明锦朝来了,快坐。”谢秉承说。
三人各自找地方坐下来。
谢秉恩随口问,“老三呢?去接人了?”
“嗯。”谢老爷子回道。
这些日子,二房的菌子生意,谢老爷子清楚。
那天山脚下围满的马车和那些衣着不菲的贵人,他都远远瞧着了。
每回他出门,总会有人跟他说好话,夸老二有本事,让他心里飘飘然。
以前也有人夸老大,但那种夸奖浮于表面。
而二房给村民们带来了利益,夸奖便真情实感起来,夸的也多。
谢老爷子有心跟二房拉进些关系,便主动问道,“锦明最近身体怎么样?我看你这几天经常出门?”
谢锦明说,“谢爷爷关心,我最近感觉好了不少。”
谢老太闻言说,“我就说,什么身体差,都是惯得,我看你就是干活干少了。咱村里干活多的,谁不是身体倍儿壮?你娘也是,我以前让你干活她还拦着,要不然,你早就好了。”
谢老爷子怒瞪她两眼,斥道,“你少说两句。”
谢老太撇撇嘴。
她就见不得老头子巴结二房的样子。
不就是做点生意吗?
士农工商,商人是最末等,就算有钱别人也瞧不起。
不像她的乖孙子光宗,那将来是要当大官的。
谢老爷子又关心了谢锦朝的学业,好似上次谢锦朝把他气得浑身发抖没发生过一样,“……爷爷听说,你被一个什么院长收做徒弟,是不是真的?”
谢锦朝淡淡一笑,谦逊温和,“爷爷,外面都是瞎传的,我只是经县太爷引荐,被济源书院的文院长指点了功课,收徒倒是没有的。”
现在,这件事已经坐实。
在前几日,郑仪贤听闻他对文院长崇敬已久,便给他引荐。
既然说是崇拜,谢锦朝自然是做足了功课,把文院长编著的几本注解章评,还有诗词经义等,全都读了一遍。
既是郑仪贤引荐,文院长给了这个面子,明显有考校之意。
谢锦朝先表示一番尊敬,再提到文院长的某个论点,阐述自己的见解,最后表示支持。
他的见解独到,深刻透彻,一针见血,明显不是为了攀关系拍马屁而支持的支持。
文院长就像见到了知己一样,两人相谈甚欢,直到夜幕降临。
谢老爷子不知道这些,听闻只是指点功课,点点头说,“那也不错了。”
至少不是老大媳妇口中的倒数第一。
谢老爷子又问了几句谢秉恩在县里的包子铺生意。
没什么可隐瞒的,谢秉恩一一回答。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道声音,“老大一家来了。”
谢老太正撇着嘴,闻言腾地站起来就往外面迎,嘴里说着,“光宗,光宗来了吗?”
谢秉川跟洪氏先进院子,“娘,光宗来了,他媳妇也来了,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