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卖的一斤不剩。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县里包子铺也要添人手,由于是跟吴氏几人共事,吴氏自己找的人,是谢家本家谢忠礼的媳妇。
……
翌日,菊花婶子起了个大早,按照薛蕙的嘱咐去山上取菌子。
忽听外头有一阵一阵的马蹄声经过,她一开门,便见到一辆一辆马车从门前经过,径直朝着后山而去。
正惊讶着,后头又来几辆马车。
陆陆续续好几个车队,将后山山脚下围的严严实实。
那场面,好不壮观。
从马车上走下来那几人,有钱是为首的,一看就非富即贵。
家家户户的村民都好奇地出来看热闹。
菊花婶子一想就明白了,这些都是来取菌子的!
蕙娘真是能耐,也不知道这些人都是哪儿找来的!
菊花婶子喜滋滋地挺起胸脯,故作一脸淡定的样子,跟在最后一辆马车后面往后山上走去。
有人瞧见了问,“菊花,你知不知道他们这是干啥的?”
菊花婶子佯做惊讶,“你们不知道啊?他们是去后山拉菌子的。”
“后山的菌子这么快就长出来了?”
“是哩。”
有人笑着打趣,“哎,人家是去拉菌子,你去干啥?”
菊花婶子嘿嘿一笑,“我去干啥?蕙娘昨儿叫我去山上取菌子帮忙卖呢!”
说完,享受着众人的注目,菊花婶子神采飞扬地走向后山。
旁人一听,忍不住对视一眼。
帮忙卖菌子,自然是有工钱。
现在村里帮谢家干活的妇人也有十个了,每天拿着工钱,在家里都硬气许多,也没人赶给她们使脸色,好不痛快。
真是叫人羡慕啊。
众人不约而同地想着,接下来一定要跟谢家打好关系,山上空地那么多,肯定还有好多活计要人。
摘菌子是谢锦婷谢锦明跟四个婶子他们忙活,摘起来倒也快。
薛蕙跟彪子则是在外面称重,是普通杆秤,称的薛蕙胳膊酸疼,真想直接买个电子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