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生活在明朝 > 第417章

第417章

常家虽是暂居,但因常贵远这一走,又要一两年,这暂居也变作暂时长居了。是以精干家人悉数带了来,生意上只留阮二在那边收尾。

到了常家,常夫人却是正和常贵远生闷气,听闻二人来了,这才一个去了书房了,一个含笑迎出来。

原本在归宁府时,丁氏和常夫人也是见过几面地,并不陌生,客套之后,几人入座,苏瑾便笑,“常婶婶脸上有气色,莫不是和常叔叔吵嘴了?”其实她是进院中刚好瞧见常贵远沉着脸往书房去而已。

常夫人笑着摆手一叹,“是拌了几句。”说着看向丁氏和苏瑾,“他做生意一向是一根筋地,什么好做,就要死着这一样做。出海弄回的那一笔生意,是得了利头甜头,愈发要一门心思要出海。原先我倒也是赞成的。可到了杭州,已听人说过几回海盗倭寇地事,都说如今海禁一开,海上有利可图,那些人愈猖狂了。专劫过往船只我这心里就七上八下地,第一回那个假消息已叫我怕狠了。就和他商议,不若不出海,改做旁的。旁的生意不也能赚钱儿?他只是不听,一头钻到出海这两个字里面,再也出不来。”

常夫人一边说,一边叹,“儿子已十六了,他又要出海,难不成又我我一个人在家与儿子娶亲不成?”

万历中期,因开海禁,曾有一段时间,倭寇极是猖獗,不但海上船只受他们祸害,就连沿海的渔村城镇也不能幸免,当时,沿海地区出了好些抗倭名将呢。

这些苏瑾也知道。

和丁氏对了个眼儿,和常夫人笑道,“您的话也在理,常叔叔是盼海禁盼了极久的,那出海又有大利头,自然想再出一趟,倒也没错。您若不想让他出海,好好与他再说说嘛。就说林大哥往前八月就要秋试,这可是头一件的大事,错过岂不可惜?”

常夫人无奈笑道,“可不是。掌珠那里有件大事,明儿也有。原先出海,我晓得是他的一块心病不肯说不要去,如今银子也有了些,我是想叫他安安稳稳地做生意。”

丁氏坐在一旁听二人说了半晌,才笑着插话,“出海利头虽大,确实也有风险,再者,现今出去的也多了。以我说,你们不若就专开一间接海外货物的铺子。有些人有门路,想出海获那高利,却不耐烦一件一件往外发售地,你们收了来,再转手卖出去,想来这个营生,也有些赚头的。”

说着又一笑,“若说利头么,当铺的利头也不小。只看愿不愿做了。”

苏瑾心头疾速划过一个念头,将要脱口而出时,又觉还没想如何操作,便又咽了下去。丁氏看在眼中,就笑,“瑾儿想说什么?”

苏瑾悄悄一笑,“我是突然想到了广记的铺子”

丁氏刚要说话,只见掌珠满脸兴奋地闯进院子里,边跑边喊,“瑾儿姐,瑾儿姐,了不得了,汪家两个老不死的也寻来了。”

………………

第一卷:梁家巷子 300章 也不瞧瞧自家德性

300章 也不瞧瞧自家德性

先前潘月婵得了信儿,发狠要治秦荇芷和汪颜善,死活不肯与汪家老两口吐实情,只说相公在杭州没了银子,她要去寻。

她这边张罗两天就匆匆地走了,汪家老两口尚还没问明白呢。后来那自行回乡的两个仆从,因怕回到家老太爷怪罪,虽离了杭州,却是走一日玩一日,整整一个多月才到了家,汪家老两口拿了他一问,原是儿子又外头寻了什么粉头。

原本也不当一回事的,儿媳妇爱去,只管随她去。不想才没过几日,就听街上人说,原来盛记的那个出妇、丁夫人派了人来,要拿盛家现今的夫人去杭州,说他家儿子不知何事惹怒了丁夫人。

原那妇人是不肯去的。曹掌柜就冷笑说,莫说你家,那便是那汪家儿子是个举子,得罪了广记,不一样的叫人捆押起来?好好地,不然大家都没得好儿。

听话地人听得糊糊涂涂,传得就更糊涂,都猜是汪家儿子得罪了权贵,叫人拿到大狱里去了。还有人专门跑到汪家去说。

把汪老太爷夫妇两个骇得魂儿都飞了,忙去潘家问了信儿,潘老爷不想竟闹出这样的大动静,也慌了神儿,将这边亲戚家的住址说与他们,这才寻了来。

潘月婵和秦荇芷这几日虽在底下闹,倒也没如初时那次闹出那样的阵仗。潘月婵也学聪明了,在汪颜善跟前,不与她吵闹,只与她立规矩。一张卖身契就将秦荇芷压到使女的位子上,动弹不得。

那秦荇芷原先不曾到过刘四妈竟将这样的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