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这些事用了一整天的功夫,傍晚来家,将房契收好,钥匙交给常氏,叮嘱她这两日找人将院子收拾了,“正房让出来,准备给制鞋的张师傅住。我已看过,那里面空荡荡地,甚么家什也没有,你与瑾儿两个算计算计,哪些是家中有且暂时用不着地,先叫人搬过去,余下不够的再添置。”
想了想又道,“东厢房也让出一间来,留把张荀住。也备一张床一张桌子,其余日用的家什也添些。东厢房余下的两间和西厢房都留出来做库房,”
常氏应了声。次日便使梁直去找了几个近邻汉子帮着收拾那小宅子,从地面到房顶,都好生修了一遍儿,又将院子整了整。
直直忙了三四日,院子收拾停当。苏瑾膝盖被磕破的伤口才结了痂,还余一片青痕未消。不免暗骂自己真是多管闲事。在帮着常氏打下手之余,偶尔会想,已过去五六日,秦荇芷也没甚么动静,想来是真的死心了
收拾好那宅子,将制鞋的师铺迎进去,已到七月十五中元节。梁富贵未回来,常氏要代他去给梁富贵的大哥上坟。这梁家老大未娶亲便去世,每年也只有他们这一家近亲去看一看。因朱氏葬在苏家棠邑的祖坟,每年这时常氏都会陪她去清源山上烧香,隔空祭拜朱氏。
但今年梁富贵不在,常氏要去苏杭商人为客死异乡的同乡所建的义塚去里上坟,那义塚并不在清源山上,而离大王庙很近,苏瑾便决定不叫常氏多跑腿儿,自己去大王庙给朱氏烧香也是一样的。
中元节一大早,张荀去赁了马车,苏瑾和常氏梁小青梁直四个将香烛、酒水、纸马、纸钱以及备好的各色点心等物拎上马车,一道向旧城西门而去。
……………………………………………………………………………………
多发字补失误5555555555555
059章 年少爱俏
每逢祭奠已故人的节日,苏士贞总会有几天不开怀。苏瑾也不烦他,自已带着常氏忙碌起来。
坊子里最经常做的活计是糊剪鞋底子,这些附近有几个曾在苏家做短工的中年妇人都晓得其中的流程,并不要人多教,但因之前都是常氏盯着的,现在常氏不做这活计,苏瑾担心她们粗心大意,不按鞋码剪,剪出来大小不一,特意与张师傅交待了又交待。
张师傅年岁已过五十,鞋码字虽早经苏士贞的介绍,却还是连连称赞,“老朽早先做工的鞋铺子,虽然也分大小,却没苏小姐分的得这般细致标准,之前的鞋铺子里都是招些工人拘在坊子里做,有些是客人订了大小再依样制做,苏小姐这样一分码,虽占的本钱多些,倒不用客人等了,不管脚大脚小,皆有合适地。”
苏瑾含笑接受他的称赞,又道,“张师傅,现下只是做单鞋,这几位大娘帮忙做工,有四邻接做鞋的活计,以我看,人手是够地。只是冬鞋却还要您费心。何时人手不够,您与张荀说一声,叫他到家去回话,到时咱们再添人手。”
张师傅点头笑,“好,就依小姐所言。听说苏老爷这两日身子不适,可有大碍?”
苏瑾笑道,“没大碍,夏秋之交的小痒而已,劳您挂心。”
这时常氏过来与苏瑾低声道,“小姐,许家娘子来了,想在咱们铺子里做工”
苏瑾一喜,连忙与张师傅致歉,走到一旁才问,“她在何处?”
常氏往门外指了指,“在院门外呢。她想做剪鞋底子糊鞋底子的这种长工。”
这次选在坊子里干活的妇人,皆是比常氏年岁还大的。毕竟这院中还有两个男子,莫说旁人也不愿,即便愿意,苏瑾也想谨慎些,自己家开的是坊子,只想顺顺当当的做生意,岔子出得越少越好。
而许家娘子刚刚二十出头,苏瑾不禁皱了下眉头,“要说在坊子里干活,是比单纳鞋子省劲儿,她想来做也没甚么,只是……哦,奶娘,她住哪里?”
常氏也是想到这层,才没应她,听见苏瑾问忙回道,“是住在她姨母家,在偏城南的方向,离此地倒不远。今儿是她姨家表嫂陪着来地。”
苏瑾再想,以许家娘子的心性,虽然年轻,在这方面倒也不必太过担心,便道,“那奶娘与她说清楚,咱们这里有男子,若她不避讳,便叫她来做工吧。”
常氏应了一声出去,不多会儿领着许家娘子进来,向苏瑾挤挤眼睛,苏瑾晓得这许家娘子是愿意的。便也不再多说,正好,这院中还缺个做饭地,便将原来挑好的人手中,分拨一人出来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