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子中转了一圈儿,苏瑾去后院透气。早先有些杂乱的小院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正房设为帐房和客座,东厢房则是张荀和栓子全福三个住地,西厢房成了仓房,现下里面存放着早先做好地鞋子。推门进去,映入眼睑地,屋子偏北面,竖着几个按鞋码区分的货架,上面整整齐齐放着这些日子做好的鞋子,虽然品种单一些,这么多摆鞋子摆在一处,倒也挺壮观。
张荀自铺子后门匆匆进来,走到西厢房门口儿,欢喜笑道,“小姐,第一笔生意上门了”
“是吗?”苏瑾霍然转身,有些惊喜,“怎么样,客人反应如何?”
张荀笑呵呵的道,“咱们的鞋子做工用料都是极好的,价钱也公道,比通济桥的那家鞋店一双便宜二十文呢。客人自没什么话说,不过,那鞋码子与他们好费一番口舌咧”
苏瑾举步往铺子走,想亲眼见证第一笔生意做成。张荀忙叫住她,“小姐,老爷是叫我来说,前面都是些莽夫粗汉子,不叫小姐再回铺子了,从侧门和小青回家去。”
苏瑾有些遗憾,不过转念一想,苏士贞看到了,便等于她看了。便叫梁小青出来,两人自侧门出去,雇了桥子回家。
………………………………………………………………………………
抱歉发晚了。求粉红,求推荐,求各种票子
046章 讨债
傍晚时分,苏士贞回到家中,苏瑾早等着他呢,听见有人叫门,赶忙跑过去开门儿,不等他进院子,便迫不及待的问起来,“爹爹,铺子第一天开张,生意如何?”
苏士贞呵呵笑着,反手将院门关了,才道,“还算不错。共卖得四十来双鞋子,你常叔叔直夸你呢”
四十多双,苏瑾微微皱了皱鼻子。这个数字不算好也不算坏吧。今日开张,她定的营销策略,买鞋送袜子,才强强与清源山下打个平手不过对于新铺子来说,头一天开张能卖出这么多,也算不错了。再者她因没有多余的银子,也折腾不出太大的动静来。
乐呵呵跟着苏士贞进了院子,“爹爹快与我说说今儿卖鞋子时,客人们都是怎么说的?”
苏士贞呵呵笑道,“能怎么说?咱们的鞋子价钱还算便宜,鞋底又比其它铺子里的厚实,那些船工们不怎么图样子,只图这鞋底子厚实鞋面结实耐穿。尤其是鞋底子,他们常年在河岸边上行走,那岸边什么没有?鞋底子厚了不咯脚,穿着舒坦”
“有没有外地客商进铺子逛?”
“自然是有的。那永清桥头只有人不缺。前面是归宁闸,单是验税单、等过闸的客船,从早至晚,河道里内排出三里长的船队。这些人一等便是一整天,趁着空闲,自是要上岸逛一逛。”说完这个,苏士贞知道她还要往下问,索性将她想知道的一口气说了,“那鞋码子是要费些口舌与人解释,不过,这也不是甚么难懂地事儿。今儿卖的四十来双鞋子里,倒有几双是外乡人买地。”
他这么一说,苏瑾倒不好追问了。殷勤有加地侍候苏士贞洗了脸,又将常氏午饭后煮好浸在水井的绿豆汤端跟前,看着他吃了下去。才说起眼下急须办的一宗事儿,“爹爹,这几天你去打听过汪家舅爷的铺子在何处了没?咱们接下来要做好多事儿,没银子使呢。”
苏士贞斜了她一眼,故意叹道,“我就知回到家还不得消停。”
苏瑾呵呵一笑,“挣银子,过日子,哪一天得消停?这个道理爹爹比女儿懂呢。”
汪家舅爷新开的铺子在何处,苏士贞原是不知的。自打他赔了本钱之后,汪家人便很少在苏家面前提及他,生怕他再想到当年借银子的事儿。因而在筹办新铺子的空档,他回了一趟钉子巷,找几个旧邻问了问,得知是在新城西门外的散粮市上开了一家陈记粮行。
“这么说,他的本钱不大?”苏瑾微微拧了眉头。这些天来,她见天儿得空便问苏士贞归宁府生意场上的事儿,知道新城西门外的散粮市,大多是本地粮商,各家规模都不大,粮食的也是自归宁府周边各县的农户家中零散着收来的。
“倒也未必,明日我去看看再做打算。”苏士贞淡淡的摇了摇头,“粮食在归宁府可是三大挣钱的买卖之一,散粮市上的本地商人虽然不如山西等地的商人本钱大,也算是高个儿里面的矮子,总比那些小营生的人强些。”
苏瑾听他这样说,心头微松。
次日早饭后,苏士贞将那借据袖了,打算先到铺子里瞧瞧,便去找汪家舅爷讨银子,临去时交待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