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苏瑾儿点头,送苏士贞到影壁前,嘱咐他午时若不及回来,记得在外面用饭,莫要省那几分的银子。
这边儿奶母常氏与梁小青已将早饭整治好。苏瑾儿梳洗停当出来,不见梁富贵,因问道,“梁二叔哪里去了?”
常氏一边布碗筷子,一面笑道,“你梁大叔祭日咧,去烧个纸钱儿。天不亮就走了,说会早些回来,误不了开店门儿。”
余下四人用过早饭,常氏打发梁直去后院打水。苏瑾儿带着梁小青回到东厢房,去收拾书本,准备去女学。
归宁府举女学之风已久。整个归宁城内,有女学大大小小二十几处。有专供商贾富户们家的小姐们上的,也有专供官宦世家女子读的,象苏瑾儿读的这种,则是专供小门户女儿家读的女学。
女学的课程较之国朝初年也大不相同,《女训》《女戒》之类虽仍教授,却不再是主流。近些年来,女学里极其盛行诗词之类。文章也有夫子教些,到底韵味儿与诗词相差甚远,且女子入学又非为了科举做官,自然没人爱那晦涩难懂的八股文。
两人收拾停当,正欲出门儿,却听院外有个妇人扯嗓子喊,“苏老爷可在?”
常氏听到,赶忙应声,“出门打货去了。”一边去开了门儿。却见门外立着头戴大红花,上身穿着油绿暗花缎子长衫,下边系着一条浅色拖地长裙儿,一张黑黄脸上扑得粉白,描眉画嘴儿的媒婆,领着一个挑着一担礼盒的脚夫。
常氏微愣,疑惑的道,“这位老嫂子有何事?”
那媒婆子扶鬓托簪儿抚脸儿,将手中大红帕子轻轻一甩,满脸堆笑道,“是竹竿巷的汪家托老身跑些腿脚,苏老爷什么时候回来?”
常氏一听是汪家,心头疑惑更盛,这汪亲家派她来莫不是要议迎小姐过门的?怎的之前没听见提个只言片语?汪姑爷三月底已去东昌府应试,走时老爷特特摆了酒与他送行,当时汪家二老与汪姑爷均没透出半点要迎亲的苗头。
这突然的……不及再多想,忙将身子侧开,请这媒婆进来,笑道,“我家老爷打货要半晌才回,老嫂子先到屋里坐坐。有什么话儿与我先说说也使得。”
媒婆打量常氏几眼,那汪家是说过苏家有这么一个管事奶母,家事也能做得一半儿的主。便随着常氏进了院子。
那苏瑾儿与梁小青此时已走到院子中间,听到门口的人提及汪家,小脸上登时羞红一片,扯着梁小青急匆匆的绕到影壁另一侧出了门儿。
61看书网 w61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