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忱是个纯纯的文人,这会儿脸色看着就有些奇怪了。往年殿试偶尔也会涉及到兵法一类的题目,但都不像今年这样,直接以此为题要求大家给出见解。
裴澈拍拍贺忱的肩膀以做安慰,反正殿试就算排在最后头也没关系。贺忱扯了扯嘴角,他觉得裴澈自成婚后,变得有些多了。往日的裴澈挺好强的,是个力争上游之人,决不允许自己比不过别人,是万万不会像现在这样往中庸之道靠拢的。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人最怕的不是别人为难你,而是自己为难自己。既然最后的结果通往的道路是一致的,那名次靠前和靠后,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吃过宫里赐下的午饭,又在大殿里坐了近两个时辰后,才终于等来了梁平帝他们。众人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变得十分肃静。
梁平帝也没多卖关子,说了几句客套话,就直接让人宣布最后的结果。名次从后往前一直报,裴澈竖起耳朵听了许久,终于在第十一名的位置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科举取仕的规矩是:一甲为前三,二甲若干。但前十到底有些不同,因为他们是一甲的有力竞争者。裴澈刚好卡在第十一名,这里头说没有梁平帝的手段,裴澈是不会信的。
不过,他这次确实冤枉了梁平帝,他对最后的结果没有进行任何干扰,因为他也看好裴澈写的这个法子。只不过阅卷的那些臣子们觉得此法未经实践,就算看上去很好,也只是臆想之作,所以未把他列入前十之中。
梁平帝翻阅结果时有些想说话,但他转念一想裴澈的出身,就制止住自己的想法,任由他们去了。
第139章 关他什么事
澈儿, 你已下定决心了?”
冯见山看向裴澈,眼中满是慈爱。他这外孙才华横溢,虽然殿试只是第十一位,但那篇文章他看过了, 不仅文字优美, 而且言之有物, 比起其他泛泛而谈的文章来说更有内涵。若此次评卷的不是文官而是武将,他的名次定不只是如此。
外公,我已下定决心,外出历练, 您不用让大舅舅为我谋划。”裴澈说道,他的大舅舅在吏部, 要谋划个京城的职位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这样一来, 就会落下把柄在他人之手, 裴澈不想一世清廉的外祖父因为他而背上以权谋私的污名。
那你想好要去哪儿吗?”冯见山问道。
大梁如今国力虽昌盛, 可穷苦的地方却并没有得到改善, 依然很多。像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派官时,一般都会抱着救济苍生, 为民请命的想法, 选择一个穷地方。当然,这与穷地方容易出政绩的关系也分不开。
可是, 穷地方之所以穷,原因却是多方面的,并非抱着一腔热情便能改善。有出了政绩升官调走的,更多的却是徒劳无功, 只能三年又三年磋磨时光, 一辈子都葬送在那里的人。
裴澈道:沧州。”他回答时没有半分犹豫, 想来是一早就想好要去这里的。
沧州?”冯见山默念道。沧州距离京城大概六百多里,从距离上说并不算遥远,乘马车至多十日便能到达。
可是,此地虽然离京城不算远,可也是个有名的穷地方。沧州三面环山,道路不通,极少有商人会到这里来做生意。再加上唯一一条出路时常都会被两旁山壁倾覆的泥土掩埋,出行极为困难,更是没什么人往这边来了。
沧州地处偏僻,你不如去青州,那里虽也是穷苦之地,至少四通八达,要出政绩也不算难。”冯见山建议道,自从会试成绩出来,冯见山就翻遍了所有需要派官的地方,列出了他心目中比较好的去处,等着给裴澈建议,没想到他已有决断,要去的地方还是沧州。
外公,我意已决,您无需为我担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阿淼他们的。”裴澈说道。
冯见山看着他写满认真的双眼,直到劝不住他,只能罢了。
江淼那小子今天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裴澈笑了:阿淼他今天和国子监后山的婶子们一起下地种菜了。”其实主要是那些婶子起劲,江淼这菜种到后来几乎没管过,那些婶子却显得兴致勃勃。种地对她们来说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尝到丰收的喜悦,何乐而不为呢?
我看他是输怕了,不敢来了。”冯见山却不这么认为,他胡子一翘,哼了一声,对江淼不肯过来陪他下棋之事耿耿于怀。
……
冯老爷子之前便对江淼很是好奇,在二人未成婚前,便让澈儿将他带来见一面。谁料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