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小书刚来村里,可能不知道咱村的习惯。”周远打着圆场,解释道,“那地里的麦子刚黄没多久,还能再长几天。按着以往惯例,最快也要再过五天才是收成的时候。”贺枕书并不退让:“可先前不是有一年,就是因为收成后连着下了一个月雨,收回来的麦子来不及晒干,全部发霉不能吃了。”那是下河村发大水那年发生的事。那年春季,下河村雨水极多,从四月开始便一直下雨,足足下到了五月中,没过多久就闹起了洪灾。那一年,不仅裴家颗粒无收,有很多地方甚至闹起了饥荒。这件事对全家都不是什么好的回忆,少年这话一出,饭桌上大家都停下了筷子。贺枕书惊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话,抿了抿唇,悄然埋下了头。今年的天气不像过去那么极端,但过了谷雨之后,会连着好几个阴雨天。的确是会影响收成的。相反,如果能提前收成,就能在雨季到来前将麦子晒干,也不耽搁玉米播种。屋内有片刻沉静,裴木匠先看向裴兰芝:“你怎么想?”裴兰芝如实道:“下个月雨水多不多不好说,但今年入春之后,下雨的次数是比往年多些。”裴木匠点点头,又看向周远:“你呢?”周远挠了挠头发:“我没什么想法,都听爹和媳妇儿的。”贺枕书埋着脑袋,听着裴木匠一个一个问过去。裴家虽然不靠耕种为生,但耕种仍然是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收成更是关系到全家未来一年生计的大事,的确不是他一句话就能轻易改变的。裴木匠最后看向了裴长临。贺枕书眸光微动,握着筷子的手悄然收紧。不等裴木匠开口问,裴长临率先道:“我听他的。”“我就多余问你。”裴木匠终于笑了起来,悠悠道:“小书毕竟读过书,比我们这些只会埋头干活的是要懂得多点。”他扬了扬下巴,招呼全家人:“快吃,吃完我去村长家一趟,和他商量商量。”各家收成作物原本不需要向村长报备,不过贺枕书建议提前收成,是因为担心下半月雨水多,这个缘由得向村长知会一声,让他决定要不要让村中其他农户也提前收成。.裴木匠行动力极高,翌日,裴家便开始抢收小麦。裴家现在共有二十亩地,除了划出三分之一种瓜果蔬菜外,其余全种着麦子。收割小麦是个体力活,从早晨天刚亮开始,一干就是一整天。虽然提前抢收小麦是贺枕书提出的,但他打心底里对这玩意是有些抗拒的。……真的很累人。偏偏除了有一世贺枕书早早逃出了下河村外,他每一世都没能逃过农忙。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贺枕书决心要改变这一切的原因。这种事来一次就够了。贺枕书直起身,锤了锤酸软的腰背,满心都是绝望。“实在干不动就歇歇。”周远与他离得近,见贺枕书气喘吁吁的模样,笑着道,“只有我们三个也能干完,别心急。”裴兰芝当初招婿时看上周远,便是因为这人有一把子力气。做家务活不行,但做起农活来手脚十分麻利,旁人一天只能割一亩地,他能割将近两亩。去年,这附近村落刚开始实行新的种植方法,他甚至早早干完了裴家的活,回村去帮着“娘家”也干了几天。不过自从周远来下河村做了赘婿后,他爹娘就不怎么待见他,干完活就把人给赶了回来。这倒是不难理解。好好一个手脚健全、干活麻利的大男人,想娶亲有大把的女孩愿意,可偏要跑去别人家里入赘,到时生了孩子都得跟着媳妇姓。在这世代传统的小山村里,能接受的人的确不多。贺枕书不知道周远为何会愿意接受,不过这是对方的私事,还轮不到他过问。一家人都在干活,贺枕书也没敢偷懒,专心干起活来。等有人喊他吃饭时,他才意识到自己腰都直不起来了,动一动都疼。他索性一屁股坐进地里,揉着腰好一会儿没能站起来。面前传来脚步声,贺枕书抬起头,是裴长临。他朝贺枕书伸出手:“来。”“得了吧,你哪能拽得动我。”贺枕书摆摆手,有气无力地问,“你怎么来了?”裴长临默然片刻,默默把手收回来:“给你们送点饭菜。”裴长临这身子骨自然不能来跟着干活,裴家人下地时,他便独自在家待着。但是送饭……“你下厨了?”贺枕书皱起眉头。农忙时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吃得好些,每日三顿不能少,饿了还会加餐。就算是吃不起肉菜的人家,在份量上也不会吝啬,尤其是下地干活的那个,顿顿米饭大馒头,想吃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