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开门见山地提出要购买医院的旧设备。
中年男子是设备科的简科长,见李惠兰是个姑娘,便端起了架子,坐回椅子,打着官腔:“啊,这些设备是淘汰下来的国有资产,不能卖……”李惠兰是个聪明人,压低了声音:“简科长,我按照新设备的三成价格给钱,至于你们医院怎么做帐我不管,怎么样?”简科长眼睛一亮。李惠兰继续游说:“我们是湘省农场,地处偏僻,买了也就买了,至于用什么名目购买,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只希望价格便宜。一锤子买卖,我们农场也不会再来第二回,怎么样?”简科长听懂了她的潜台词,她这是让他安心卖设备,外省单位采购不会留下把柄与后患。他正在犹豫,门外的魏民重重咳嗽一声,故意喊了一句:“不能卖就直接买新设备,走走走,抓紧时间赶下一家。”李惠兰假意应了一声,怅然叹了一口气:“唉,可惜,那我走了……”刚走出两步,简科长便把她叫住:“你这个同志着什么急啊,来来来,我们详细谈谈。”一个小时之后,李惠兰高高兴兴从办公室里出来,冲着魏民抬起手掌。阳光斜斜照过来,映在她笑得灿烂的面庞之上。原本清秀平实的五官舒展明媚,有一种别样生动的美。这道阳光同时也照进了魏民的心窝。看到魏民愣神,李惠兰得意洋洋一挑眉:“傻站着做什么?这事儿成了!来,击个掌!”魏民缓缓抬起手,与李惠兰手掌相对,“啪!”
地一声脆响,肌肤相接,魏民的脸忽然就红了。
接下来的岁月,两个年青人在朝夕相处中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1977年12月高考恢复,不爱读书的魏民根本就不打算考,可是架不住李惠兰热情高。而且李惠兰是那种对自己人要求比较高的人,因为在家是长姐,底下有弟弟、妹妹,她从小被严格要求长大,很有点长姐风范,责任心强,喜欢往自己身上揽事。魏民不想看书,李惠兰就抱着课本来找他一起复习;魏民不想做题,李惠兰就当着他的面一遍又一遍地讲做题思路。李惠兰的道理一套又一套:“我肯定是要当医生的,这次高考打算报考江城医学院,按照我现在的成绩应该能够考上。我去江城读书四年,你怎么办?我知道你不喜欢读书,但你得跟着我一起进步,不能落后。”魏民抱头惨叫:“救命,我好不容易混到高中毕业,再也不想看一个字,为什么还要考大学?我不去!我就在农场当保卫科科长,保证咱们农场安全、安定,不行吗?”
李惠兰拿出陶南风写来的信,指着里面的几行字念给魏民听。“农场不会停滞不前,它会和这个世界一样不断向前发展,会需要更多的人才,老师、医生、技术员、经济师、建筑师……高考恢复之后,国家将迎来飞速发展的时机,我们年青一代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农场所需要的高、精、尖人才。只有这样,农场才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越来越好!”李惠兰念完之后,恨不得把这份道理掰碎了灌进魏民脑子里。“你不信我的话,难道不信陶南风说的?陶南风都说了,未来国家、农场需要有文化的人才,哪怕是保卫工作也需要有专业知识才能做得更好。大家都在追求进步,你一个人坚决不肯参与学习,迟早会被国家、被时代淘汰!”听李惠兰说得这么严重,向:“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行。考不上本科考专科,考不上专科就明年再考,总之吧,陶南风都那么努力了,咱们也不能拖落后是不是?”魏民自此被套上紧箍咒,乖乖拿起课本,愁眉苦脸地读书做题。转眼到了1978年3月,李惠兰顺利考上江城医学院,魏民报的本科院校没有录上,倒是被他随便填的一所专科学校录取。魏民拿着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欢喜得找不着北:“湘省公安技术学院!我竟然考上了?就那么点分也录上了?”其余几个都笑:“你走了狗屎运呗,今年是恢复高考第一年,从十月到十二月,只有两个月时间复习,大家准备时间都不够,估计这个公安技术学院没有敢报。”魏民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根了()?(),
一把将李惠兰抱起来转了两个圈圈:“太好了()?(),
我考上了!我可以当公安了!”他从小都想穿上公安制服∷()∷?∷%?%?∷()?(),
威风八面地走在大街上()?(),
那些犯罪份子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