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土地上,想创出点真性情是多么的不容易,还有男女之间的那点事,谁他妈的认真,谁就输了。史芳没心没肺的把在朋友圈看到的毒鸡汤念给肖志摩听,做为肖志摩回忆过去的总结发言,准确不准确,她说不准。
肖志摩觉得酒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难怪有借酒消愁愁更愁这一说法,史芳脸已经不红了,他看着史芳,突然说:
史教练,你会撒娇吗?
废话,肖博士,你是绅士吗?
那是要分时候的。
上……炕!肖志摩不知道是真醉这是酒醒了,说了这句土话。
史芳是过来人,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不是过来人。
上谁的炕?
当然是上你的炕。
史芳从沙发上站起来,慢慢悠悠的走进自己的卧室,肖志摩停顿了很长时间,还是起身进入史芳的卧室,门是开的,窗帘已经拉上,史芳在床上。
肖志摩刚脱掉t恤。史芳一板正经的说:
肖博士,我大姨妈来了。
六
史芳是没有见过这么大规模的寿宴。第一天待客,全是近亲,一下子史芳把肖志摩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认了个遍。史芳为肖志摩的母亲寿礼,可是费了神了,买穿的,不知道尺寸,买用的,不知道缺啥?她拉着肖志摩逛商场,上上下下寻了个遍,最后选了一个套金饰三件套,她是按照她老家的习俗,农村老太太过寿,最喜欢金货。征求肖志摩的意见,肖志摩也看不到更好的合适礼物,他连自己买啥都做难。母亲非常喜欢史芳的礼物,她本来就是个开明的人,知道史芳是搞体育的,身体好!二儿子年纪不小了,该考虑成家了,成家立业吗!他把肖志明叫到跟前,让他把弟弟促一下,结婚又不影响事业。肖志明看到母亲对史芳没有异议,心里有数,他们只要同意结婚,财礼,婚礼,全包了。
肖志明高调给母亲过生日,肖家塬上的人已经习惯了,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希望肖家财源滚滚。因为,自从肖家挣了大钱,就没有忘记父老乡亲,从老肖,肖志明的父亲肖飞来开始,逢年过节都会给每家每户送半扇子猪肉,两瓶西风酒,60岁以上老人,每人500元。方圆百里没有人敢背后说老肖家坏话,否则,会引来诅咒。还有更狠的,当年肖志摩的姥爷去世的那一个月,塬上整整唱了三十天大戏,把周围几个县的秦腔剧团都请了个遍,一个月的流水席,让塬下三家卖鲜面的老板,天天压面送面,累趴下二个。
肖志明打算今年好好给母亲做寿,母亲今年59,农村讲究大寿提前过,第一天正席之后,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塬上人少,来吃席的人不多,村里的青壮年百分之九十都进城务工,村里普通剩下的是留守老人,村子里的戏台下,也是稀稀拉拉的老人,台上唱戏的都提不起精神,他最后还是和长辈商量,压缩一下,三天结束,史芳听说,挺高兴,扬总只准了三天假。母亲也同意,本来她是想借过生日,让家里亲戚和乡亲们聚聚,热闹热闹,看到每个人都心不在焉,都忙着惦记自己的事情,时间耽误不起,她完全同意儿子的决定。
史芳在肖家塬上,掐头去尾的三天,别提多幸福了,睁开眼睛吃,闭上眼睛睡,和肖志摩一起走亲戚,母亲一说先去大姨妈家,两个人笑的直不起腰,母亲莫名其妙的看着俩孩子都笑出眼泪了。
走亲戚是农村孩子从小到大的必修课,
小时候史芳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带她走亲戚带上的那一盒水晶饼,节没过完,那盒水晶饼很可能又转回来了。漂亮的女人走到那里,都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肖志摩和史芳手拉着手在肖家塬上尽情的玩耍,其实,塬上没啥好玩的,无非是吃饱了在村头村尾闲逛,去果树林子里照像,塬很大,村子不大,全村三个队,肖志摩家是二队,位置正中。傍晚的大核桃树下就安静下来了,农村人养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普遍养成不惊不奇比较安静的性格,不像城里多数人,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所以,城里人多浮躁,多烦躁,人活着按大自然的规律行事,能不烦躁吗?
他们俩个,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去大核桃树下坐坐,那里是白天老人扎堆的地方,肖志摩和史芳坐在那里聊天,始终觉得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场,坐一坐,人就觉得通透,晚上吃的在多,也不觉得胀气,那地方神的很。
这是块风水宝地。
更重要的事情,肖志摩在树下告诉她,他打算投简历,找工作,不在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