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天一星官,心中微有感慨,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机缘巧合。”
苏九笑道:“说来此次开启星路,远不如我们那一次,大家嘴上不说,想来心里都颇有微词。不过事急从权,当初大帝如此隆重准备,是要让天下知晓我中天修士英才辈出,如今秘而不宣,却是以防妖族对你们有了防备。大帝之前便和我说过,中天和圣国彼此交战多年,双方对彼此情况皆是了如指掌,如今你们成就星官却是对方意想不到之事,若是合理调度,便能杀圣国妖族一个措手不及。”
子黍听后神色一凛,道:“原来大帝心有此意,想来诸位同道都能谅解,只要能杀退妖魔,区区虚名又有谁会在乎?”
苏九点头道:“不错,妖魔向来是我中天大患,子黍兄任重而道远,一定要保重。此事不宜泄露,我还要向其余几人提点一二,便先别过了。”
子黍允诺下来,道:“这是自然。”
他如今成就星官,对真元的掌控比过往提升了十倍不止,若非星君降临,旁人还真的看不出他的虚实,若要伪装,不与人动手便是了。
苏九转身离去,又向几人叮嘱了一番,这番话大帝虽然没说,苏九心里却清楚其意思,众人听后皆是点头,关于今夜之事守口如瓶,旁人问起也含糊带过,是以大帝降临开启星路这般轰动中天的大事,如今所知之人却是寥寥。
翌日,紫微大帝正式现身皇庭道宫总殿之上,众星官及准星官皆来拜见,场面一如臣子参见君王,各大派的掌门皆以位次排列,而小势力的星官便落在后方,距离大帝稍远,虽无人强分此位次,众人心中却是雪亮,各自该处什么位置皆是一清二楚。
排位次时,子黍自然跟在上清派众人身后,上清以掌门少微为主,处于大帝左手第二的位置,而身旁大帝左手第一的则是西方禹州真阳府众星官。天下道门在修炼方向上分为两大派,即丹鼎派与符箓派,上清是符箓派,而真阳府则是丹鼎派之祖,天下丹鼎派修道者皆以真阳府为宗,与之地位相当的只有符箓派之祖道一门,上清虽然与道一门、灵宝派合称符箓三宗,较之灵宝有余,较之道一却是不如,真阳府与道一门齐名,上清自然只好退而求其次,暂居其下,位列天下五大道门之四了。
屈居上清之下的,则是五大道门中势力最弱的净明宗,五大道门分管五州,净明宗位于苍州苦寒之地,虽然名满一州,可收徒严苛,门下弟子只有数百人,势力自然孤弱,其高手却是层出不穷,却也不容小觑。至于净明宗势力孤弱的另一个原因,却是五道教的总教亦在苍州,五道教收教徒比之净明宗收弟子,要求自然宽泛了许多,因而苍州修道者多愿投于五道教中,久而久之,净明宗在苍州的势力便渐渐不如五道教了。
大帝坐北朝南,其右手西方则依次是太一教、五道教和阑珊宫,阑珊宫主在中天诸星君中都是佼佼者,阑珊宫近年来亦是十分兴旺,在传统的五大道门和两大教派之外,阑珊宫的势力最大,实力最强,故能与净明宗相对而列。余下的诸多势力比之这六大势力则是颇有不如,便退得远了一些。
这一次中天星官齐聚,除了道一门要对抗圣国妖魔外,剩下四大道门及两大道教皆已齐至,星官的数量及实力又是势力兴衰的标准,因而只是这么一个位次之分,便已经定出了如今中天各大势力的强弱排名。
紫微大帝环顾众人,微微颔首,良久之后方才开口说道:“近年来中天道教兴旺,在座诸位当中,倒也多了不少年轻面孔……自二十年前先师授命于正阳,传紫微宫主之位,正阳朝夕不敢忘先师遗志,殚精竭虑,只为不堕紫微宫天下道门之首的威名。然而才德不足以服众,资历不足以任人,身负天下兴亡之责,却令妖魔屡屡作乱,南国群妖方兴,圣国妖族又起,天下动荡不宁,比之先师在世时四海升平之景,实不可同日而语……今日正阳召诸位来此,及谕知天下星君三十六人,乃决心举我紫微宫万千弟子与妖魔决一死战,胜,则存我中天万世;败,正阳不敢就死,待将此帝位传于贤圣之人后,方敢引颈就戮,以报先师知遇之恩。”
紫微大帝在说这一番话时,身旁早已无星辰闪耀,是以人人皆能看清他的面貌,只见其儒雅英俊,貌若中年,鬓角却已是白发苍苍,眼中恨意深沉,竟是有了赴死之心!
众人初见大帝容貌,无不动容,稍有资历之人更是神色惊骇。紫微宫大帝之位代代相传,乃是以醍醐灌顶之法将上一任大帝毕生修为倾注到后辈身上,后辈自身的修为加上上一代大帝修为,只会越传越强,而继承大帝星位的后辈也是越来越年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