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且,冒顿单于为了一统草原,连亲爹都宰了,焉能为了一个妃子,放跑汉家皇帝?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计谋,史官都不曾记录?参与人士都缄口不言?
只能依据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胆猜测,刘邦在回去之后,立刻开始与匈奴和亲,做买卖,送布、米、酒……或许这就是计谋的内容。
陈平为了救刘邦,在授意之下,代表大汉,跟匈奴签订了某项不太平等的合约。
当然,之所以用了不太平等,是因为这项合约当中,应该不全是对大汉不利的内容,冒顿单于可能还承诺未来多少年不会骚扰大汉。
当时匈奴的主要目标是拿下西域,征服周边,巩固草原,他们需要大汉提供物资,有了条约,自然就不再需要掠夺。
再者,不仅匈奴围了白登山,周勃率领汉家数十万大军赶到,还把匈奴还反包围了,冒顿单于深知,如果逼迫太狠,汉家背水一战,恐怕会被前后夹击。
理由就是《韩(王)信卢绾列传》中有一句话: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
白登山距离平城十公里左右,白登之围刚刚解除,汉军救兵就来了,可见二者相距不远。
再加上白登之围后,周勃升官成了太尉,成了武将的领袖,很难不联想到是率援军救驾的功劳。
这么一切就通顺了。
着急下山的刘邦,与着急撤军的冒顿,在陈平的提议下,一拍即合,签订了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只不过里面的款项对汉家的损害更大,和亲便是里面的一种。
“江顾,和亲虽然给匈奴送了大量的物资,但是却给汉家换来了较为和平的局面,为何汝更注重资敌?”刘彻用长安那群黄老之徒的口吻说道。
“大汉开国之初,冒顿单于尚未拿下西域、东胡,便能兴精兵四十万围困白登山。其在大汉、西域、东胡三方资源的供养下,又安稳生存五十多年,汝觉得他们如今能有多少可战之兵?六十万?一百万?”江顾反问道:“若让他们依此局面再休养生息五十年,大汉是否还能对其有兵力优势?是否还能防守住边疆防线?倘若诸侯王有造反之心,长安能否挡得住南北夹击?”
刘彻沉默,思考这番话的可能性。
渐渐地,脸色阴沉,像刚从煤矿里爬上来。
这一点是他从来也没想到的。
他对和亲持鄙夷态度,更多因为此举使大汉尊严丢尽,至于那些物资,还没看在眼里。
大汉不缺钱,尤其是吴楚之乱,将吴王刘濞的地盘控制之后,国库更是富得流油,送给匈奴的数量,还不如诸侯王一年的用度。
但一想到匈奴把这些物资用到强兵上……刘彻开始肉痛起来,恨不得把那群主张和亲的大臣挨个揍一顿。
和亲祸大于利。
自己继位之后,必须绝和亲!
江顾坐在车厢里,看不到刘彻的表情,继续说道:“白登之围后,汉家被约定束缚,匈奴已经趁机征服西域、东胡,若想继续扩张,唯一的目标只有大汉,他们只能南下,因而,即便大汉不打,匈奴人也会主动开战。若在此时,闽越、东瓯、南越、箕子朝鲜……周边四夷,一呼而应,同时对大汉发动战争,我华夏是否要迎来亡国灭种之局面?”
江顾觉得,如果不是汉武帝举国之力打了匈奴四十四年,令其被迫迁移,大汉很可能沦落到宋的下场:让北狄从燕云十六州一路推到南蛮境内。
“按你这么说,我汉家不仅要攻打匈奴,更要把四夷都打一遍。”刘彻声线颤抖,不知是喜是悲,“这要打多少年?”
“小兄弟,这场战争不是先秦华夏族相互攻伐的战争,更不是一家一姓的战争。”江顾从车厢钻出来,拍了拍刘彻的肩膀,严肃说道:“这是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形态战争,是男耕女织与无礼蛮夷的战争,一旦开战,只有另一方彻底灭亡才会结束。这场战争也许会持续几十年,也许会持续上百年。”
刘彻瞪着眼,咬着嘴唇,问出了一个一直担忧的问题:“百年战争,穷兵黩武,百姓岂不会怨声载道?”
“凡是战争,都会被百姓怨恨,也会被史书批判。”江顾顿了顿,话锋一转,“但,如今大汉被四夷轻视,如果此战,能让天下诸国知道,大汉不可侵犯;能让汉民所至之地,被人以礼相待;能为千秋后世奠定华夏族的版图;能让大汉维护民族尊严的精神在史书中流传…虽罪在当代,却功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