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无方万万没想到,看起来是个正经人的高侍郎,内心居然如此狂野。
飞舟越快越颠,他就越起劲。
直到…高空缺氧。
崔无方这才发现高空缺氧气,于是赶紧降低高度。
安平郡的郡治很快到了,崔无方控制灵舟降落到郡治的府衙内。
灾民原先冲进了府衙杀了郡守,现如今这个府衙内的钱财粮食均被瓜分一空,仆人婢女也四散而逃。
这个府衙里暂时没人,打砸这里的灾民大都逃了。
他们还没有生出占地为王的野心,如今队伍也不是很壮大,更多的是活不下去的人被迫加入。
“陛下给了臣调兵的令,可调附近三千兵马,另有附近粮仓地址,较为隐蔽,应该没被打砸,现如今,劳驾公主以宗室身份去带兵聚集灾民宣布开仓放粮的事情。”
高侍郎兴奋劲头下去,恢复了文质彬彬的模样道。
萧兰刚想点头,忽然却想到了历史课本上的什么。
萧兰问道:“听说过…以工代赈吗?”
高侍郎问道:“劳役?劳役辛苦,怎么能代替赈灾呢?”
萧兰道:“我们正好需要修水利,征召灾民去修,供给三餐,照顾他们的家人作为报酬,刚好可以消泯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无暇作乱。”
高侍郎看向萧兰,心中一惊。
这确实是个好方法。
“公主是雄才大略之人。”
要是个皇子就好了,否则皇帝也不用愁继承人的事了。
高侍郎想着,忍不住叹气。
天边细雨蒙蒙,崔无方脸色苍白:“我顶多再控制这雨半个月,半个月内,尽快让沿河居民撤离,至于水利…能修则修,召集灾民,实在不行修路修房子也行,总之灾后百废待兴。但一定要注意落实,不能让欺上瞒下的人钻空子。”
高侍郎点头应是,他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君子六艺样样精通,提起剑来也能和三五壮汉对打。
于是他亲自带人去灾民堆里讲话了。
萧兰也跟着去了,她作为皇帝没有抛下子民的证据,亲自施粥,有事没事去搭把手帮个忙。
因着她信任崔无方,甚至以性命发誓一月之后必有大洪水,来劝安平河附近的百姓搬迁。
安平河名为安平,实则经常决堤,周围的百姓都习惯了时不时的洪水。
毕竟小洪水不用躲,死不了,大洪水爆发时躲了也是死。
但这次远在洪水泛滥前一个月得知消息,又有公主和国师做担保,河边的百姓尽管很不情愿离开故土,但最终还是搬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
高侍郎带去的能工巧匠和领了饱饭的灾民开始修理,改造原先的水坝与河道。
现在重修是肯定来不及了,但之前有些贪官污吏把修工程的材料替换的不好,他们的任务是在洪水来临前替换下材料,尽量别让洪水波及太大区域,尤其是不能冲了农田。
百姓在天家面前,永远是卑微的,他们的忍受力很强,除非实在活不下去,甚至不会反抗。
同理,一旦高高在上的士族和宗室放下身段,施恩于他们,他们便会感恩戴德。
仅仅是劳役中加了包吃住的条件,就有无数百姓爆发出了火一样的激情。
半月之期到了,雨瓢泼而下,百姓却谁也不肯躲进屋子,搬沙袋的搬沙袋,搭把手的搭把手。
萧兰站在工程前,心中很不是滋味。大雨倾盆,她却也不撑伞,也不带侍女。
她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她想为这个时代的百姓做更多的事。
忽然,她头顶没有雨滴再落下来了。
她抬头,发觉雨珠未接触到她,便沿着透明的轨道滑落在地。
她转过身去,看见崔无方一袭青道袍,头戴玉冠,纤尘不染的站在那,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登仙。
萧兰低声道:“我并没有帮了他们什么,只是做了应做的事情,但…他们的感谢,我觉得受之有愧。”
崔无方一笑:“那便做更多的事,回馈他们吧。无论盛世乱世,最苦的永远是百姓,你要看得到他们的苦,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回郡治府衙吧,我有事要与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