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站起来神情凛然的说:“相公,春儿今天来看相公,是告诉相公一个喜讯:春儿自从跟相公有过片刻的肌肤之亲,不久就熊罴入梦,身怀六甲。换句话说,春儿现在已经有了相公的遗腹子。春儿今后一定竭尽所能,将相公的孩子抚养成人,还要请名师硕儒教习诗书礼乐,诸子百家……让他继承相公的香火血脉。
“……相公啊!春儿跟相公虽然只有过片刻温存,却已经实实在在的是相公的人了。春儿一定要对得起相公,今生今世要为相公守节,如有妄念,天地不容!
“还有,陈保世子和安然郡主……不,应该说是二哥和二嫂,他俩因为侯爷府中有事,暂时未能前来看望相公,以后他们也会专程来看您的……”
这些香客,都有一个共同点:一丝不苟,恭恭敬敬地礼拜,然后馈赠不菲的香资,整个过程。神情都异常肃穆哀戚,特别是临走时更是泪水盈眶,一步三回头……
午后时分,庙里来了一位比丘尼,这尼姑柳眉杏眼,面目姣好,却神情凄恻,双手合十,在神象下竟泪流满面,长跪不起……
这情形,引起了旁边带着两个孩子的一对当地夫妻的注意,那妻子的年龄比那尼姑可能还要轻些,而且也是个大美人。
待那比丘尼好不容易拜毕走出庙门,女子走过去道了声万福:“请问……师太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那尼姑似乎吃了一惊,四目相对,两人都有些愕然、走神。
尼姑合十施礼:“阿弥陀佛,贫尼‘了尘’,虽然半路出家,却是到处游方,遇佛即礼,遇神即拜,来无定处,去亦难期……”说罢举步欲走。
听到那尼姑说话的声音,女子眼眶就红了,追上两步:“师太,师太!我是小兰,我是小兰啊!师太,我见过你,我还跟你吵过架呢!难道你不认得小兰了么?师太……”
那尼姑浑身一震,连连摆手:“贫尼既已出家,便不问俗尘之事,阿弥陀佛!”头也不回的走了。
女子看着那尼姑渐渐走远,泪眼婆娑的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若有所思,神情凛然……
后来,又来了一个游方和尚,这和尚大约三十左右年纪,光头赤足,一身僧衣半新不旧,参神拜佛时嘴里叽哩咕噜的说了很多话,也不知他在说的啥。
最后站起来时才向众人自我介绍,说他以前跟庙里的男神有些瓜葛,为了救赎自己的罪孽,现在出家,法号叫“了空”。
曾向当地官府毛遂自荐,要留在这龙神庙里当庙祝,皈依佛门,一心向善。且具结备了案,以后就不走了……
傍晚,一对夫妻牵着两个孩子再次去拜神。
刚跪下,那个稍大的女孩儿仰起头来看着几个神象,天真地问:“爹、娘,这个叔叔和这个阿姨是谁啊?”
女人轻轻地拍了女孩儿一巴掌:“念龙,好好儿的跪下叩头,知道吗?这是两个大好人,你们爹娘就是他们两位做的媒,没有他俩撮合你们爹娘,你俩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他们对所有的人都好吗?”稍小些的男孩子又问。
“对,念庄,你要记住,他们对所有的乡亲都很好,是我们家乡的守护神呢!咱们要世世代代的供奉他们,尊敬他们,记住了吗?”当爹的满怀崇敬的说。
“爹、娘,我们记住了!”两个孩子稚声稚气儿的说……
是的,只要是好人,我们就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