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三小姐的哭声传得很远很远。
乡亲们听到了,莫不悲伤垂泪。
这时候,善良的人们才想起应该去劝劝这位痴情的龙三小姐。
让她保重,让她节哀顺变,千万不要哭坏了身子。
这天清早,德叔德婶,阿山,小兰,以及众多乡亲就上山来了。
来到半山腰时,他们分明听得龙三小姐仍在哀哀戚戚地哭:
夫君舍我去难留,
只叹今生爱未酬。
下次轮回寻到你,
情伤恨泪总难休!
小兰走到龙小姐身边,含泪牵着龙小姐的手,正要说几句什么,忽然惊叫起来:“龙姐姐,您的手怎么变得这么凉这么沉啊?”
龙三小姐竟然静默不语,无声无息。
德婶上前伸手摸了摸龙三小姐的额头,吓得大惊失色,顿时泪下如雨,回头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事实:“龙小姐她……她已经变成了一尊石象……”
众乡亲齐刷刷的在龙三小姐的石像前跪下,泪雨纷飞:“龙三小姐,委屈您了……”
众乡亲依依不舍的刚下到山脚不远,猛然间觉得背后山摇地动,响声如雷。众人回头一看,只见龙三小姐的石像化作一座新的山峰凌空而起,巍峨屹立。与对面的山峰遥遥相对……
那模样,那气质,那神韵,恰似龙三小姐稳稳当当地站在那儿,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地凝眸注视着她那咫尺天涯的夫君……
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俨然一对恋人互相守望,若即若离,欲罢不能……
据说,正因为龙三小姐在最后时刻唱了一首对庄隆爱恨交加的歌,所以,在龙三小姐和庄隆以后的每一次的轮回里,生生世世依旧充满了绿怨红愁,情殇恨泪,万难超脱……
庄隆的血肉之躯与灵魂幻化成山的时候,天地空间电闪雷鸣,人们都说庄隆化身雷神了,就叫它雷神山,把龙三小姐幻化成的那山叫龙女山。
后来叫来叫去便叫走样了,变成了雷公山,仙女山。
后人们为了纪念庄隆和龙三小姐这对情圣,在龙湾村旁那间破庙的基础上翻修了一座龙神庙。
把庄隆、龙三小姐的金身和一对童男童女(亦即是灵儿和珠儿)的塑像,还有那口神秘的古铜钟一起请来供在庙里。
为的是祈求先灵先圣护佑村民百姓长乐久安,于是,村里有点文墨的人便给这龙神庙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长安庙。
因此,龙湾村顺理成章又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长安村,这新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每逢四月初四庄隆的忌日,人们便从四里八乡赶来,在庙里上香、撞钟、祭祀、祈福。
末了还要连着唱几天大戏,好不热闹!
这一天,是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因为,庄隆用他宝贵的生命,造就了一条永恒的河流。
清澈,明净的河水,给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更因为当天庄隆的鲜血融入到了河水里,把河水都染红了。
所以,后来里外三村的家家户户,在四月初四这天做饭时,都习惯的要加上一种植物的叶子,把饭做成红色。借以缅怀这位钟情又佑民的先圣,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若干年后,四月初四。
长安庙里香烟缭绕,宏亮的钟声响彻云霄。
四里八乡的乡亲们,依惯例纷纷来到长安庙里上香、祭祀、撞钟、祈福。
这天好象有些不寻常,仪式结束后,庙里还前后来了好几拨奇怪的外地香客。
这些香客,看样子都是非富即贵。
巳时左右,庙里来了一位眉目如画,娉婷袅娜的少妇,带着好几个丫鬟,上香毕,就跪在神象前边哭边诉……
人们只听得她依稀在说什么:“隆弟啊,都说善有善报,你把姐救出了苦海,你自己为什么就得不到好报呢?还有呀,你不是答应过要赠送姐一套嫁妆的么?为啥不亲自给姐兑现啊?如今,你让姐到哪儿寻你去……”说罢竟哭得肝肠寸断,情难自已……
中午时分,又来了一对青年夫妻。刚跪下,那身材稍有些胖的女子就声泪俱下:“哥,傻妞告诉您,傻妞已经成亲了,今天和相公一起看您来了。您给傻妞的嫁妆,傻妞我……愧领了。可是哥啊,咱们今天再见,为什么已经天人永隔了!为什么?为什么啊?”
接着来的是一位单身的白富美级别女子,丫鬟仆妇却有一大堆。
女子跪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