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毛裤织好了,我都不敢给他穿了,我怕他到别人家把裤子再脱了!”
黄豆芽靠在墙边织毛裤,一边织一边跟嫂子抱怨自家那个没出息的老爷们。
“可别瞎说话,这话你也敢外冒,也不怕让人听见了笑话!”
金氏赶紧去捂小姑子的嘴,一脸不认同地瞅着她。心想,这小丫头现在咋啥虎嗑都敢往外唠呢。
黄豆芽也是一不小心说秃噜嘴了,被嫂子捂了嘴,也意识到这话有歧义,赶紧跟嫂子撒娇卖好。
赵晟虽然爱嘚瑟,但还没到要去别人家脱裤子的份,不过在自家倒是可以随便脱。
跟亲哥、表哥和大舅哥在自家小屋打牌时,赵晟就会脱去棉裤,穿着毛衣毛裤在炕上坐着。
毛裤这玩意,虽然不能跟外人嘚瑟,那还不能跟自家人嘚瑟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1章 .油炸菜卷 ·
“我这件皮袄咋样?”
刚入冬, 王氏就从县里买回来一件皮袄,回村时连家都没进,就直接拐进了黄豆芽家, 跟妯娌炫耀她这件新皮袄。
“挺不错呀!比棉袄穿着好看多了, 能显出腰身!”
“这皮袄不错, 小四媳妇穿上, 跟以前的地主婆似的!”
“可不咋地,这皮袄一穿上, 都不像村里的娘们了,跟县里人比也不差啥了!”
黄豆芽、周氏和金氏都非常捧场,小嘴都跟抹了蜜似的,把王氏一顿夸, 夸得王氏心花怒放,脸上的笑就没下来过!
赵甫今年也赚了不少钱, 他不是抠人, 见媳妇最近比较听话,娘家人来借钱她都没借, 事办得让赵甫舒坦,所以刚入冬就带着媳妇去县里买袄子去了,算是给她的奖励了。
赵甫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 爷爷和老丈人今年对他都尤其客气。尤其是他老丈人一家, 跟他说话都带着讨好的劲。
不过赵甫向来冷静,谁对他好他心里有数,不会被人几句好话就哄得团团转。
赵甫跟老丈人一家现在的关系就是,串门可以, 借钱免谈。
王氏以前倒是挺向着娘家的,但是她家的财政大权也没握在她手里, 她想帮也没钱帮。
近些年有了孩子,再加上自家买地借钱借不着这事,让王氏的转变很大,赵甫又不断在她旁边念叨,现在王氏跟娘家人也不如以前亲近了。
就算王氏心里再怎么没数,她也是当娘的人了,自然要多为儿女考虑了,而且她也不是心里没数的人。
王氏刚嫁给赵甫时,可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只不过摊上的相公、小叔子和妯娌都是比她还强的人,她斗不过,就只能认怂听话了。
王氏买完新皮袄就嘚瑟了一天,莲花村让她一天走个遍。确定村里人都知道她有皮袄后,王氏就把皮袄放进了柜子里。
她可舍不得穿着皮袄弹棉花。这么好的皮袄当然要留着过年走亲戚时穿。
有了皮袄当奖励,王氏今年弹起棉花来,可比去年有劲多了,她跟赵甫刚卖完粮食,就在黄豆芽家的老房子里忙叨起来了。
同时在老房子里忙叨的还有黄豆腐一家。
今年赵晟和黄豆腐家都种了不少大蒜!留够了自家吃的蒜后,两家的大蒜都被金氏种在了火炕上。
金氏今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在小姑子家的炕上种满了蒜苗。
今年蒜苗种得早,蒜苗要是跟去年长得一样好的话,这一个冬天至少能割八茬。
割完蒜苗的大蒜会变得干瘪,没多少蒜味了,基本上就不能吃了。
不过这些大蒜也不会被扔掉,它还有其他用处。把这些蒜头用火炕烘干后留到春天,可以用来杀虫子。
大蒜扒皮碾碎,泡在水里一整天后,把这些大蒜水运到地里,往田地里撒上薄薄一层大蒜水,地里不爱生虫子,而且还能杀死不少小虫子。
去年赵晟和黄豆腐把大蒜运到了小河沟边,把小河沟垒上土,憋成一个小池子,把碾碎的大蒜泡在河沟里面,从河沟里舀大蒜水往地里撒,杀虫效果尤其好。
金氏除了种蒜苗外,还种了不少香菜和小葱,没像去年那样种韭菜和芹菜。
韭菜这东西家家都能在屋里种,去年金氏种的韭菜卖得并不好,大部分都留给家里人吃了,黄豆腐吃了一冬天没有鸡蛋的韭菜盒子,彻底解馋了。
芹菜倒是好卖,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