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分家的打算,那他家就得盖三间大瓦房,才能让三个儿子娶上媳妇,不至于打光棍。
这些年闹灾荒,关内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不少人都拖家带口来关外闯生活,现在关外人想分家分到好地方是越来越难了。
像董家这种没啥人脉,又有这么多的儿子的人家,要想把儿子们分出去,就得往更北的地方走。
越往北越冷,高山也更多,不到万不得已,老人们还是希望儿孙能守在自己跟前,承欢膝下。
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了,高氏更不舍得把儿子分出去了,反正现在还有不少山坡地可以开荒。
高氏和男人商量着,等两个小儿子成家了,家里人多地不够种的时候,再开点山坡上的荒地,这样也就不用分家了。
高氏和董大壮跟黄豆芽小两口打听了不少盖房的事,最后还是决定盖跟河套人一样的三间大瓦房。
倒不是董家老两口不喜欢黄豆芽家的房子,实在是盖不起啊。
若是盖成赵晟家这样的房子,董家得从外面借几十多贯钱,够他家不吃不喝还三年了。
而且他家也不能不吃不喝,不仅要留出吃喝钱,还得留出三个儿子娶媳妇的彩礼钱和办婚席的钱,杂七杂八的钱累在一起,也不是个小数啊。
都说生儿子好,但儿子多了也真是犯愁啊,娶媳妇就是一块大花销。
董家老两口都是急性子,决定好盖瓦房后,就立马去县里找人了,给他家盖房的人正是给赵晟家盖房的那一帮人。
工头跟赵家哥俩的关系处得不错,得知是赵晟帮忙介绍的活,这趟来还特意给赵晟带了点小礼物—两块小瓷砖。
据说这瓷砖是府城里的有钱人铺在地面上的,还挺贵呢。
赵晟自然舍不得用瓷砖铺屋地,就把这两块小瓷砖镶嵌在屋门口当装饰品用。
“明年我家也要盖大瓦房!”
见董大壮家也盖上了瓦房,村里不少人都惦记上了,尤其是付大郎他爹,更是在村里老少爷们跟前放话了,信誓旦旦地说明年就要盖大瓦房。
董大壮家的房子还没盖好,媒人们就陆续上门了,董二力和董三力很顺利就定亲了。
眼瞅着家里儿子都打光棍呢,再娶不上媳妇,家里就要绝后了,付大郎他爹灵机一动,寻思提前把盖房的话传出去,能骗个本村的闺女也行。
不过有闺女的人家也不是傻子,光听你嘴上说说就把闺女嫁过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付大郎他爹注定不能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