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终于来到了莲花山村。
征兵这种大事,难得一见,全村男女老少都去村口看热闹了。
十多个小伙子脱了鞋和厚衣服,站在一个木板上,挨个丈量个头。个头符合要求了,就钻进猪笼里,被人抬着称重量。
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用称猪的称来称人,看着就十分好玩,忍不住笑出了声。
猪笼里的小伙子此时也顾不上丢人不丢人了,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掉了分量。
体重符合的小伙子,还要去大夫那里把个脉,大夫若是说没病,就给发个牌子,有了牌子就可以去当兵了。
莲花山村总过十六个小伙子,有两个身高不足被刷下来了,还有两个是分量不够被刷下来的,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因为身体有病被刷下来的。
这十二个小伙的爹娘一听儿子可以去当兵了,高兴得手舞足蹈的,还有直接泪洒当场的,场面那叫一个热闹啊。
符合条件的小伙,当天就得跟着官兵们走,他们的娘亲赶紧回家为儿子准备包袱,衣服鞋子塞了不少,还有塞馍馍的,生怕儿子被冷到饿到。
村里一下子走了这么多半大小子,一下子就安静了。
十三四岁的孩子们迎来了曙光,终于轮到他们在村里称王称霸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修运河 ·
不过很快这帮半大孩子就又开心不起来了, 因为有一项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他们头上。
征兵刚过去没多久,老母亲们还来不及想念儿子呢,自家男人就又要去为国效力了。
朝廷从每户中征调一名民夫去修运河, 相当于去服徭役了。
民夫们倒是没有异议, 毕竟在老家时经常被强征, 这回朝廷起码没强征, 而且还给工钱,这待遇已经算是相当好了。
若是不想去修运河, 出十贯钱就可以免除徭役,不过绝大多数人家是舍不得出这个钱的。
修运河嘛,又不是上战场,顶多累点, 又死不了人,而且还有工钱拿, 这不跟外出做工差不多嘛。
平时农闲时, 男人们想外出做工可是很难的,现在直接送到手边了, 傻子才花钱免徭役呢。
说是修运河,其实吉昌镇的民夫们,也只是负责属于镇上的河段。
只要把属于镇上的河段扩宽就行, 其他河段由其他镇的民夫负责。
修运河这事一出, 百姓们才知道,原来自家跟前的这条大河竟然还跟县里的江交汇。
而县里的江还跟大海相连,难怪在镇上冬天能买到海鱼,原来吉昌镇离大海这么近啊。
这要是把运河修好了, 以后吃海鱼就更方便了。一想到可以吃好吃的了,大家都忍不住开心, 对于修运河这事,大家还是很积极的,早早就开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