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第72章

第72章

不过黄豆芽不死心,今年又重新编了一张大席子,这次用的是秋天收割上来的芦苇,编得还是双层的,绝对结实,应该能用个三两年。

黄豆腐有时候都怀疑自家小妹是不是早前躺出毛病了,自打身体好了,是一刻不想在屋里多待,天天手里有活,家里的柳筐、簸箕、簸箩、鸡窝、炕席、门帘、草鞋、草帽……全都是她自己编的。

有时候黄豆腐让自家小妹歇一歇,黄豆芽还会非常不解地回道“我这不正歇着呢嘛”。搞得黄豆腐都不会接话了。

得,敢情在自家小妹眼中,编东西算是歇着了。

黄念文今年的驾车技术已经非常娴熟了,家里人也放心把赶车的活交给他了。

他只负责把黄豆杆拉回家,然后就直接赶着另一辆驴车去地里。金氏在家负责卸车。

毕竟怀着孕呢,金氏可不敢冒险登高。芦苇席子铺在院子里,占了半个院子,金氏也不用上车卸车,只需用四齿叉把黄豆杆子一捆一捆地叉下来,扔到席子上就行。

家里有两辆驴车换着拉粮食,黄豆腐也不贪多,顾忌着媳妇的身子,装车时,黄豆杆子也没摞太高,金氏用四齿叉卸车很方便。

更何况黄家还有不少热心肠的邻居。高氏见黄家的车过来了,就让自家的几个小子去帮着卸车。

三个满身都是力气的半大小子,直接爬上了车,啥工具都不用,站在车上直接把豆杆往下扔,也就是喝口水的功夫,一车豆杆就被卸完了。

看着董家这三个干活麻利的大儿子,金氏羡慕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自家要是也有这么多儿子该多好。

董家帮着黄家卸了这么多车的豆杆,金氏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家里做豆腐时,每天都要给董家送去三大块。

表达感谢嘛,还是送东西最实惠,今年家里的黄豆大丰收了,金氏对于这几块豆腐是一点都不心疼。

金氏不喜欢欠人情,觉得自家总是麻烦老董家,等忙完秋收,应该请他们一大家子好好吃顿饭。

作者有话要说:

第38章 .米饭锅巴 ·

老话说, 一事不烦二主。黄家已经欠了董家不少人情,也不介意再多欠点,颇有种债多了不愁的无赖心态。

所以秋收前的最后一个集, 黄豆腐拜托了董大壮跟自己一起去。

赵晟已经回老家干活去了, 黄豆腐需要一个厉害的人帮自家镇场子。

在莲花山村, 除了赵晟外, 也就剩下董大壮最能给人安全感了。

董大壮是个讲义气的,平时跟黄豆腐关系很铁, 再加上两家孩子一起做买卖,这点小要求自然是满口答应。

且不说家里还没开始农忙,就算是农忙时,董大壮也会想都不想就直接答应。

董家的三个半大小子一听说爹爹要去赶集, 他们仨也嚷着要去。

自打董大力跟黄念文干起了小买卖,家里的东西很少有缺的, 都是早早就置办好了, 所以董家人已经好久没出门赶集了。

跟两个弟弟想去赶集的热切心情不同,董大力总去镇上, 都已经对镇子没啥新鲜感了,他就是单纯地想帮黄家镇场子。

这小半年,董大力攒了将近一百文钱, 这都多亏了黄家的驴车, 他可是个知恩图报的,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罩着的小老弟受欺负。

黄豆腐一听董家的三个小子也一起去,开心坏了。人多好啊,人多就没人敢惹自家了, 黄豆腐跟金氏一样,眼馋董家这三个大小子都快馋哭了。

黄豆腐允诺董家的三个半大小子, 到了镇上有油条吃,三人喜得不得了,赶集当天,起得比黄家人还早,伸着脖子等黄家的驴车过来。

卖油条的跟卖油炸糕的打起来了!赶集的人各自回村后,简单粗暴地总结了集上发生的新鲜事。

村里一年到也没啥新鲜事,黄豆腐打架这件事被传得整个镇子都知道了,再加上黄豆芽免费送东西,更是让人惊奇得不得了。

有些人说黄家人仗义,帮他家出头的人都得了好处。有些人则说黄家是一帮傻子,好好的东西就白送人了,说有不少看热闹的人,没帮着黄家出头,也白得了东西。

这些人倒不是真的替黄家可惜东西,单纯就是因为他家没碰到这种好事,嫉妒得难受,就把黄家人也怨上了。

黄家因为集上那一仗,算是彻底出名了。回村后,还有几个不常打交道的村民跟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