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听闻弘治皇帝的猜测,牟斌极利落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领着近百教众到房山的,正是四大护法之一的西护法。”
“此人在白莲教中,可是排名第三的实权人物!”
说起白莲教,牟斌显得极是兴奋。
“排行第三……”
弘治皇帝呢喃着,他从牟斌方才的叙述里,依稀记起了昔年往事。
早些年白莲教一直在天津卫一带活动,朝廷便派去锦衣卫清剿。
而主持这项任务的人,正是这指挥使牟斌。
当年一战,牟斌身负重伤,但也重挫了白莲教。
弘治皇帝依稀记得,当年那一战,牟斌冒死血战,曾亲手斩杀了一位白莲教一员大将,似乎也是教中地位颇高之人。
弘治皇帝看向牟斌:“你当年在天津卫所斩杀之人,也是白莲教护法?”
说起英勇过往,牟斌略扬了扬头,颇是得意道:“不错,昔年卑职斩杀之人,正是这白莲教西护法!”
“嗯?”弘治皇帝懵了,“那他怎么又死而复生,跑来京郊作乱了?”
牟斌淡淡一笑:“陛下有所不知,这护法乃是职务,并非名头。死了旧的,自然有新的补上。”
“原来如此……”
弘治皇帝点了点头,他旋即目光一凛:“既是摸清对方底细,自当尽快剿除,免得那白莲逆匪祸乱京师,酿就大患!”
他随即看向牟斌:“立刻派人前往房山,将那干逆匪一网打尽!”
“是!”
牟斌抱拳颔首,目中闪出精芒:“陛下,卑职请求亲自带队!”
弘治皇帝细思片刻:“也好,你与那白莲教打过数回交道,有你亲自带队,最是合适!”
“卑职领命!”
牟斌面色一亮,欣然躬身领旨,随即利落转身,踏着威肃雄壮的步伐,离开御书房。
看着牟斌那气势十足的背影,弘治皇帝深叹口气,将拳头微微捏紧。
“白莲逆匪,祸乱社稷,朕定要将之剿除,以免留下这祸根,祸害我儿厚照!”
……
锦衣卫大举出动,投入剿除白莲逆匪的行动。
但这一切,却与张鹤龄无关了。
这几天,张鹤龄又将心思,重新放在了赚钱之上。
如梦露已借由着各地往京的行商,销往各地,每日都能带来近千两银子的收入。
而那玻璃门窗,更成了京里最时兴的商品。
得益于王侯公卿们争相采购,京里的富户商贾们对那玻璃门窗也起了兴趣,一窝蜂地跑来抢购。
好在玻璃工坊每日产量足够,才不致使玻璃卖断货。
倒是那安装门窗的工匠,实在缺人。
那毕竟是技术活,总不能在流民里随意挑人顶上。
张鹤龄放下话去,让西山集市的人抓紧时间学习技艺,好填补工匠空缺。
另外,生意越来越大,张鹤龄手下也欠缺懂得记账算数的商业人才。
所有事情都交给那叶子高一人打理,着实将他累得够呛。
张鹤龄打算,让西山的民夫们学一学算数识字,好到梦来香里打打下手。
只可惜,这一回,他的人才培养计划,倒进行得十分艰难。
工匠倒好说,那手艺活对于流民来说,并不难学。
可让他们学习识字算数,那可算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饶是有大才子唐伯虎主动请缨,充当授课先生,却仍教不出一个可用之人。
倒不是流民们积极性不高,他们都知晓识字算数的重要性,纷纷抢着将孩子送去学习。
可要他们这些活了半辈子的人学习文字算数,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没办法,年纪越大,学习这些书面的东西,就越困难。
张鹤龄没办法,只能将此事暂且搁置,他只能寄希望于日后,希望那西山集镇越发壮大,日后能招收些有学识的流民。
当然,这梦想多半是要泡汤的——真有学识了,谁他娘的做流民啊?
张鹤龄又抽空让张俊跑了趟驿站,偷偷打探那宁王府随从护卫的下落。
唐寅还住在西山,他是否安全,取决于宁王府是否还有人留在京师。
张俊回报的消息,倒叫张鹤龄松了口气。
说是那宁王府的人早就走了,再没留半个人。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