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红袖苦笑了声,语气里带了几分无奈,“我也不过是被他们买了去,悉心栽培出来的赚钱工具罢了,哪里算是个人呢?”
自怨自艾了几句,红袖终又抬起头来:“我的确是见过醉夭夭的掌柜,但那人绝不是幕后东家。”
“哦?”
听到了些许眉目,张鹤龄心下一喜。
他正要说话,那张延龄已抢先道:“你管他是不是幕后东家,你快说来听听!”
红袖点了点头,随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这醉夭夭的掌柜姓周,是个身形肥硕的中年男人。”
“他极少露面,平日里店里都交由老鸨张妈妈操持。”
“我只远远见过他一次,那次他到店里来查账,发现账目不对,狠狠责斥了张妈妈。”
“后来那周掌柜离去后,我听张妈妈嘴里骂骂咧咧,说什么‘你姓周的也不过是替人家跑腿的’云云。”
“那时我才知晓,这位周掌柜也并非是醉夭夭的幕后东家!”
说到这里,红袖已抿起嘴来,看来她已将她所知晓的全部情况,如实透露了出来。
张鹤龄细一思虑,立时猜出了大致情况。
毫无疑问,这位肥胖的周掌柜,便是醉夭夭名义上的老板。
但实际上,他不过是幕后东家的“白手套”而已。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大明朝极是常见。
哪个权贵会自己操持生意?不都是交给手下人打理么?
而且权贵们多会刻意挑选些与自己看起来没什么关联的心腹打理生意,免得被人揪出来,参到衙门里去。
毕竟商贾之道是下下之流,朝廷不许官员权贵参与其中。
挑选个心腹来操持打理生意,这是既要了赚钱的里子,又要了不与民争利的面子。
“阿兄,这下子清楚了,那姓周的定是知晓幕后东家的身份。”
“我这就去醉夭夭,将那老鸨揪过来,问明那姓周的下落!”
风风火火的张延龄又拍马要杀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