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忍不住跑过来找刘协解惑了……
刘协倒是坦诚以待,“其实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人身上的潜力,是真的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能力的。
“而且正如我昨天所说,有了合理且足够的营养摄入,这点儿强度,还不足以拖垮这些人的身体。
“像这种打熬锤炼身体的基本训练,也不会伤到一个人的根本,只会让他们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变的越来越强。”
张辽稍微放松了一下心情,“先生是要一次性练就一支精锐出来?”
刘协抬头看了他一眼,呵呵一笑,“精锐?精锐可不是这么练出来,真正的精锐,其实都是选出来的……这两千多人,能最终挑出来一百个,我就很知足了。”
张辽心里一下子又缩了起来,这再次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围。
但却没有就这个问题深入的谈下去。
因为他很清楚,刘协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的话,那就代表着他心里,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谋算,自己不需要知道的太多,只需要跟着打好辅助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这种分寸上的拿捏,他还是具备的。
至于黄忠,在没有认主之前,他更加不会多问多说,那只会显得他不够老成稳重。
即使到这会儿,他已经把刘协当作了自己的主公……
于是,在张辽留守营寨的情况下。
这一次黄忠主动跟着刘协,一起回到了岭上的住处。
刘协还是照常先去看了一下黄叙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对方的病情已经缓解了很多。
所以对于这一家人来说,也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觉的这次终于算是来对了地方,遇上了最正确的人。
而对于刘协,感恩之心都不足以表达他们夫妇二人的感激之情。
刘协对此,倒是一直保持着平常的心态。
虽然不可否认,他对于历史上的黄忠,是深怀敬仰之心的,毕竟,这人基本没有太大的槽点,确实很容易就能让人喜欢上。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现实却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当初之所以让蹇硕去寻找黄忠,不就是因为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毕竟在演义里,他喜欢的也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赵云,另一个就是黄忠了。
所以,就算他再没有什么收集名将的癖好,机会来了,也会忍不住想把人拉到眼前多瞅两眼。
也好以此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而且黄忠此人,也算得上是半生蹉跎,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大半辈子都郁郁不得志,可谓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刘协假借黄叙的病情,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猛将收归麾下?
而如今看来,却也正如他所料,两边就差一拍即合,从此郎情妾意……不对划去,是惺惺相惜之余强强联手了……
看完了黄叙的情况,刘协简单的嘱咐了几句需要注意的事项,就出了屋子。
黄忠继续跟在他身后相送。
刘协随口和他聊着,“等过几天好转一些了,让他随我练练拳,然后估计再有个一年半载的,就能把他之前落下的病根,给完全拔去了。”
黄忠小心翼翼的恭声道:“也多亏了先生的妙手回春,不过,练拳的话,是不是就有些太烦劳先生了?其实我自己也可以教的。”
刘协转头冲他一笑,“你那拳法大开大合的,虽刚猛有余,却失之柔和,对于他此时的身体调养,可不是一件好事儿,所以,真有心想教的话,等一年之后再说吧。”
黄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就只能拜托给先生了。”
刘协不以为意的摆了下手,“顺手的事儿,就别显得这么拘束了,这里也没什么渤海王啥的,我这边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和讲究。”
但他可以这么说,别人能不能做得到,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黄忠只能苦笑着看着他,“忠,尽力而为吧。”
刘协也不强求,他也知道,这事儿也不可能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的,毕竟有些事情,也只能选择慢慢的来。
而他之所以非要别人在这边都称呼他“先生”,无非也是想从一些日常细节上,去逐步淡化这种身份地位上的鸿沟,进而慢慢适应彼此之间,这种更自然的沟通方式和交往关系。
于是直接转换了话题,主动开口询问,“汉升可曾想过,之后会做些什么吗?”
黄忠也没有任何的掩饰。
坦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