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妖诡异世界 > 三十一章茅山马九斗老黄皮

三十一章茅山马九斗老黄皮

九叔!小胖把大脑袋从我背后伸出来。159txt.com

这些个二代胆子又小,还爱张闲事。

我刚把他的头按进去,又探了出来,“哥,不是还有两个没用的徒弟吗?”

我去,电影看多了不是!

不过我还真在场外不远处看到两个躺着的人,是不是他徒弟就不知道了。

“乱看什么?不要命了!”我又一次把他按了回去。

一人一怪短暂休息,马九口中念念有词,一把黄符扔出。嗖的一下,仗剑冲了过去。

一人一怪一改缠斗的打法。嗖的一下你过来,嗖的一下他又还回来。精彩是精彩,就是有点费头。

两货是越打越慢,越斗越吃力。马九身边的纸符也是越积越厚,少说也有个七八斤。

一边哭丧,一边洒黄纸。知道的是在打架,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家办丧事!

趁战斗间隙给大家科普一下下。马九扔的并不不是符箓,而是黄纸。也就是给死人烧的纸钱。

马九打架撒纸钱目的何在?这就要从符箓和道教说起。

符,符信凭证;箓,鬼神的图形,文字。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其思想基础是鬼神信仰,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

符作为一种信物凭证,书符有着严格的等级及考核制度。一般非经家传、师授不能拥有,且需经由奏职、受籙才能拥有书符的资格。符书好以后一般还要用玺,既符玺。一切具备后还要书写绘制鬼神看得懂的文字,这样才是一张完整的符箓,才具备驱神使鬼的效用。

道教本身又是一个杂烩,起源于巫,脱胎于儒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既有上古先祖,又有儒教圣人,还有佛教的……等等。

由于神衹的多元化,其派系也是五花八门,甚至互相倾轧。

以学理划分有文始派(关尹)、冲虚派(列子)、少阳派(王玄甫)、正阳派(钟离权)、纯阳派(吕洞宾)、老华山派(陈抟老祖)海蟾派(刘操)、三丰派(张三丰)、萨祖派(萨守坚)、紫阳派(张伯端)、伍柳派(伍冲虚、柳华阳)、重阳派(王中孚)、金山派(孙玄清)、阎祖派(阎希言)等。

按地区分有青城派、茅山派、龙门派、崂山派、华山派、武当派……等。

道教的总体特点是神多无神,造神而不尊神。再就是包容性特别强,对许多宗教都不排斥。理论也好,术法也罢,合乎我用就拿来。对信众更是不挑,一般在华夏文化圈,只要你没有特别指向的宗教信仰,那么你极有可能是道教的信众。

茅山派更是拿来主义的杰出代表,也是最能作的教派。符箓作为其驱邪治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众茅山道士革故鼎新、锐意进取之下,将其玩出了新花样,新高度。

符箓本是沟通鬼神之用,但茅山派愣是用它提升自身实力。如神打、命牌……等。而后他们又在实战中发现符箓虽然威力巨大,但使用繁琐,制作不易。用于科仪祭祀这一弊端还不显,但斗法、驱鬼降妖时这一问题便显露无疑。因此茅山道士对符箓的制作、使用不断简化。

后来更是发现直接撒符纸能够聚集天地间散碎的精神体,也就是人和动物死后残存的意识,以及执念等。这些灵体意识虽不能帮什么忙,但能够增强己身的灵力。对修行,快速提升和恢复实力效用很大,是以茅山道士在斗法和驱鬼降妖中大把的撒符纸。

很快这项发现也应用到祭祀中,祭祀要求法坛的洁净,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一个个驱赶太麻烦,索性将其聚到一起再驱赶,省时省力。

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符纸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民间也开始用其祭祀祖先。后来慢慢地老百姓便将符纸当作纸钱,烧给死去的亲人。

把符纸当纸钱完全是人们的误解,但符纸的确可以吸引聚集已故之人残存的亡魂。

马九又把手伸进八卦袋中,我倒想看看他到底带了多少符纸?

结果马九摸了个空,很快势均力敌被打破,老黄皮逐渐占得上风。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等他收拾了马九,下一个不是我了吗?

此时不出手哪还有我出手的机会,我大喝一声::“刀来!”。

场上所有人都被我这声吸引,包括哭丧的小黄鼠狼们。

我去,我刀呢?刀不见了。本为了博个满堂彩,现下尴尬了!

小胖怯生生地递过刀,“哥,我怕,借来壮壮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