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父王,儿臣请战,上次是我大意了,这次一定能够扳回局面。”赵括捏紧了拳头,眼中布满阴霾。
赵括心中计较着上一役的失败,回来之后闭关数日,就想在从荣禄这儿找补回来。
如今荣禄再次挑战赵国,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但是赵国公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上次一役之后,赵国本来就元气大伤,不再是秦国的对手,这一次说什么都不敢再让赵括挂帅。
只是,再请廉颇出山,他047也拉不下这个脸,所以此时正在犯难何人还能出战。
“公子,如今的赵国已经不能再让你玩下去了。”赵国公不说话,朝臣心中有了底气,于是对着赵括说道。
“谁说我是在玩了,这一次我一定拿下荣禄的首级。”赵括紧咬后槽牙说道。
战败之后,四处逃窜的羞耻感还在,让他的眼神越来越暗。
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十分吵闹,吵的赵国公十分心烦。
于是挥了挥手,对着朝臣说道:“挂帅一事重大,须得寡人细细斟酌才行。”
意思十分明确了,既不会重用廉颇,更加不会用赵括。
“禀国公!臣请战。”此时,李牧从中站了出来,对着赵国公说道。
李牧原是廉颇手下一员大将,骁勇善战,后来廉颇请辞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了大将军,只是上次赵国公命赵括挂帅,所以并未显山露水。
赵国公打量着眼前的人,想起他的来历。
“甚好,既如此,此次出征便由李(daae)将军挂帅。”赵国公说道。
李牧虽然不是最好的将军,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却是最好的选择。
“臣定不辱使命。”李牧单膝跪地,双手抱成拳说道。
而一旁的赵括似乎并不甘心,于是说道:“父王,儿臣也可以挂帅的,请父王相信儿臣。”
赵括不依不饶,赵国公心中渐渐开始烦躁了起来。
“既如此,各位没有什么要事禀告了,就此散了吧。”赵国公不愿再面对自己的儿子,说完之后就离开了大殿。
赵括楞在了原地,他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误,让自己的父王对自己竟失望到了这样的地步。
他只觉得自己是失败了一次,没有想到这45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给赵国带来的是什么。
李牧挂了帅,第二日便朝着荣禄的方向去了,他这次带兵只有十万,这是赵国最后的兵力了,所以这次出征,如果不能成功,他便无颜回朝了。
荣禄和杨端和的目的就是将赵国的视线全部都吸引过来,所以一路上攻城略池的时候,十分张扬。
从秦国过来遇到的第一座城池便是邺城。
“啧啧,看,赵国的条件真可谓是得天独厚啊,这么好的农耕条件,若是能够归属于我们秦国,那便太完美了。”看着邺城田间耕作的百姓,荣禄感叹地说道。
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攻占赵国,但这些百姓至少是无辜的,所以荣禄他们并未惊扰这些无辜的百姓。
“将军,放心吧,这赵国成为我大秦的一个都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杨端和扯了扯缰绳,让自己和荣禄离的更近了一些,说道。
“自然。”荣禄嘴角勾了勾,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
行至城门口,守城的将士发现了荣禄等人。
荣禄一行人行事高调,还未到邺城,赵国的将士就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足迹,如今自然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战荣禄。
只是李牧等人还未到邺城,只能这些守城的将士抵挡住荣禄大军。
“将军,你有没有觉得,他们的人并不多?”城墙之上,一个将士看着逐渐靠近的敌军,对着将军说道。
将军早就发现了这个事情,但并没有多想,只当是荣禄看不起他们赵国,想着这些人就已经足够了。
“呸,”将军啐了一口,然后咬着后槽牙说道:“荣禄这人屠,未免也太过于自信了一些,真当我赵国无人了吗?”
来不及让他发表太多的看法,荣禄带兵已经打到了城门下。
“城墙上的守卫听着,放弃负隅抵抗,我们优待俘虏。”在荣禄的示意下,杨端和对着城墙上的将士们喊道。
“放你娘的狗屁!”邺城的守城大将是个粗直的人,不会那些弯弯绕绕。
“不战而降,有愧我身上这身铠甲。荣禄你这人屠,除非你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这邺城就不会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