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末世黎明 > 正文 第十六章 谋略大草原

正文 第十六章 谋略大草原

这种,对大明十分不利的局面的发生呢?这是朱由检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联纵其他小部落?使草原上形成一股可以达到足以抗衡察哈尔.林丹的力量!这样或许可以限制住察哈尔.林丹野蛮兼并的行为。哪怕他察哈尔.林丹由此仇视大明,在朱由检看来也是值得的,毕竟相对于大明,察哈尔.林丹还是对一样野蛮、而且十分强大的后金,充满的敌意更浓一些,这也是大明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点。

关键是由谁去游说那些正在备受欺压蒙古小部落,使他们接受了“合纵”的主张呢?谁是战国七雄时期的苏秦呢?朱由检一直举棋不定,到底选用谁。

有点烦躁的朱由检台步走出了尚书房,站在店外平台之上,遥望天空,感受着微微的凉风,头脑清醒了不少。朱由检有点困惑,这一世的天气好像没有上一世的那样过分的冷了,虽然还是很冷。

抬头望天的朱由检好像突然来了灵感般,两个人的名字突兀的出现在脑海之中:杨嗣昌;曹文诏。

虽然有些突兀,但是让朱由检心下大喜:着啊,此二人正和吾意!这两人在自己上一世可都是忠心护国的“良相”、良将啊!

还有什么原因使得我们的大明皇帝如此高兴啊,因为咱朱由检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对蒙方略:先由一苏秦般的人物游说蒙古各部,使其能够相对的团结在一起,以大明为主导,再使一良将整合其组成的联军部队,假以时日,就可以形成一股让林丹汗和后金都不敢小觑的军事力量。林丹汗感受到来自大明和后金的压力后,必然会趋向一个对他们相对温和的大明,再加上咱大明对后金即将采取“经济制裁”,如此一来,那后金的好日子可就要到头唠。

这不一想到,文有杨嗣昌游说八面;武有曹文诏征战四方!你说咱朱由检能不高兴吗:“哈哈哈……!”

突的一声大笑,吓坏了周遭一众小太监、一群小宫女,朱由检大笑完毕,小眼珠在眼角偷偷地瞄了瞄,满是呆滞表情的这些小鲜肉们,心下“嘿嘿”干笑两声。

先说杨嗣昌其人:

杨嗣昌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实务官僚,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被崇祯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同时,他还主张加派剿饷、练饷,主持对清议和,最后在督师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死去,客观上属于为国捐躯。

当听闻杨嗣昌去世的消息后,朱由检很是失落和伤心,也上这位帝君丧失了不少斗志,并赋诗:惟卿志切匡时,心存许国,入参密勿,出典甲兵,方期奏凯还朝,麟阁铭鼎,讵料乘箕谢世,赍志深渊,功未遂而劳可嘉,人已亡而瘁堪悯。爱颁谕祭,特沛彝章,英魂有知,尚其祗服,钦此。

再说曹文诏其人:

捐躯死国的曹文诏,他的死让朱由检非常震惊,就连洪承畴都悲从中来的痛苦不已。

曹文诏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英勇谋略,在剿灭农民军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他也是一名悍不畏死的战将,战场之上,曹文诏四处救急,哪里出现敌情,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曹文诏作战勇猛,颇有谋略,常用计谋,多设伏兵,打的都是歼灭战,经常擒杀俘虏农民军首领。他虽然武功了得,但是文功不足,是一个很彻底的武人思维,所以和一些文官多有不睦。但是由于农民军越剿越多,最终也是孤木难支。曹文诏勇毅而有智略,忠诚而能容人,军事才干极其突出,号称明季“良将第一”,这个称谓可不是随便能得来的。

另外,曹文诏也很受士兵的爱戴,这也是朱由检决定用他去带领蒙古骑兵的一大理由。传言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曹文诏领兵有方,深得部众信任。一次,曹文诏被包围时,有一士卒被俘,这个士卒情急之下大呼:“将军救我!”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则故事,三国年间魏国良将张辽被围困时,亲兵喊得是:“将军弃我乎?”一个是感叹,一个是反问,由此可见,曹文诏受士兵信任可见一斑。

圣意一定,朱由检回转尚书房:“承恩,拟两份圣旨,一,宣称病挂冠,隐居家乡的原南京户部新饷司郎中,杨嗣昌即刻进京见驾;二,宣辽东都督佥事曹文诏即刻进京见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