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这才刚打算离开云度,还没走出大门,便有宫里的人拿着圣旨款款而来。
“圣旨到!云瀚音、凤梧、云启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登大宝至今,河清海晏,物阜民康,特新颁此号昭告宇内,尔与朕共庆,以示与民同乐。钦此!”
那拿着圣旨的小太监站在云度门口,同样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将圣旨读完,便等着他们三人接旨。
“臣接旨。”
云启代表他们二人将圣旨接了过来,本想给那太监塞些银子打点一番,但那太监却板着脸,压根儿不去收。
但凡有前来宣圣旨的公公,接旨的人都会给些银钱或是其他的小物件,一是对公公走这一趟表示慰劳,二则是打点好关系,日后便于行事。
这个风气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一直流行了这么多年,可自从楚经略上位之后,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硬生生将这陋习给掐断了。
不单是这个陋习,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官兵侍卫,那种腐败的风气全部一扫而空,整个朝廷都焕然一新。
这倒是让云瀚音不得不有些佩服楚经略了。
“云大人,云小姐,凤公子,圣上已经将马车备好,就在府外候着呢,不知三位可方便?”
那小太监的语气很是恭敬,与之前那些负责传圣旨的人截然不同,这倒是让云瀚音更加感兴趣了。
“那便有劳公公了。”
没等云启和凤梧说话,云瀚音便先行一步,朝着门外走去,果然,这里停着一辆看起来并不怎么奢华的马车。
怎么楚经略当上皇帝之后,连马车这些东西也都开始从简了?
“云小姐客气了,您请。”
那公公亲自将马车的帘子撩开,等他们三人都上了马车,这才吩咐车夫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爹爹,这楚......咱们这新皇帝登基之后,好像将国家治理的还不错?”
车上。
云瀚音不知道楚经略找他们进宫的目的是什么,便打算先与云启打听些消息,稍作了解之后,也好能够从容的随机应变。
“是的,新皇登基之后,便着手治理朝廷中的腐败邪恶之风,并且颁布了一些新的条例,从上至下肃清政务,现已颇见些成效,百姓们对新皇的评价颇高。”
提到楚经略,就连云启这种一向铁面无私的中立派,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
他本以为,朝廷动荡不安,短短几个月之内换了三个皇帝,这对百姓来说,定是件民不聊生的苦事。
但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楚经略竟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从他登上皇位开始,便一改往日那闲散王爷的风流形象,变得雷厉风行。
他治理起朝廷上下的歪风邪气来毫不手软,对于那些毒瘤官员,即使根基颇深,即使地位很重,他铲除起来却连眼睛都不眨。
除此之外,他开始让人兴修水利,用于灌溉农田,保障百姓的日常生产,同时降低赋税,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同时,他还让人修葺城防,即保证国民安全,又能在抵御外敌入侵的同时,无形中增加国人的自信。
一切的一切,数不胜数。
云启甚至觉得,楚经略天生就是帝王之才。
“这样看来,这楚经略推翻楚靖宇,倒还是做了件大善事,否则现在的东叶国百姓,定是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之中。”
听了云启的这些话,云瀚音更加坚定的认为,这楚经略除了看起来吊儿郎当一些,倒还是个靠谱的人。
“是啊,老夫也没想到,新皇竟有如此治国才能!”
云启对这话表示赞同。
父女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一旁的凤梧只是暗暗的勾了勾唇角。
恐怕除了他本人和楚经略,这天下应该不会再有人知道,楚经略现在所做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来自他的出谋划策。
只不过......
为何这小女人越夸越起劲儿了?
她在当着他的面,夸一个别的男人有才能?
凤梧的一张脸都黑成了碳,只后悔没有将他为楚经略作“军师”的事情告诉云瀚音。
要说起真正有治国才能,好像他比楚经略还要优秀吧?
只是他志不在此罢了。
马车晃晃悠悠的走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皇宫。
即使云瀚音已经知道楚经略将开销都省了下来,但在她下车看到眼前的皇宫之景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