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年,后商四年,入秋。
这个秋天成了越京城所有百姓无法遗忘的一个秋天!
天空一尊巨佛平掌而立,掌中佛国,天下两大宗师博死一战!城外三十万后商大军缓缓压境!
“陛下,我们需暂避锋芒,撤出越京城啊!”
“是啊,陛下,后商三十万大军压境,我们毫无胜算!”
佛掌世界中,两大宗师依旧大战,越京城百姓似乎还沉浸在高手决斗中,并未留意四方城头兵荒马乱的一幕。
越京王宫内,群臣或惊或惧或怒或慌,文臣纷纷跳出劝说女帝退出越京,再谋后定!
“一群没鸟蛋的书生!陛下,只需给本将十万将士,末将定然将后商赶出我境!”
“呸!十万?此时越京不过才十万,你都要了去,莫非想谋反不成?”
“程将军,你是何意?”
“你又何意?”
文臣惊怕,武将暴怒,或求死战,或守城不战!
“陛下,臣有一计!”
南越护国公赵博踏步而出,拱手高呼!
“护国公有何妙计?”
正被群臣吵得头疼的女帝一听,大喜询问!其他文臣武将一看护国公挺身而出,纷纷闭嘴旁观!
“臣之计,亦是陛下所想!”
护国公赵博扫了一眼群臣,特别是一旁仿佛与他们无关的两王,朱思明和朱南浔!
“护国公还请明说!”
女帝心里暗赞,当年她之所以能当女帝,还是有护国公一言而定,如今南越再临危急,又是护国公挺身而出。
女帝知道护国公看出她的心思,只是她不好说,护国公在朝野之中,威望颇高,以他说出女帝所想,群臣便不会那么激愤,女帝连忙故作听不懂的反问。
“臣听闻两位皇叔此番来京,各有十万大军护卫,此时正驻守百里之外,若两位皇叔肯摒弃私权内斗,与陛下同敌后商,后商便有百万大军,
我南越亦可战胜!”
“护国公何意?”
赵博话音刚落,朱南浔冷笑质问。
两王虽然自个自立为王,可明面上并未举旗谋反,护国公这意思,等同将他们坐实谋反之名,他们还想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不想被当成谋权篡位!
“三皇叔难道真不知老臣意思?”
赵博冷笑反问,朱南浔冷哼一声,并不作答。
“陛下,老臣请陛下封朱南浔为北安王,朱思明为东平王,即刻下旨,命两王率军护援京都!”
“护国公!”
“陛下不可!”
赵博一句话,让刚冷怒的朱南浔与朱思明脸色齐齐欣喜,若能得女帝亲封为王,且女帝唯有子嗣,就一个天灵郡主,将来皇位自然落在他与朱思明的子嗣身上。
而且,就算他们等不及,随后在夺位,那也可以正大光明的逼女帝退位!
群臣大惊,他们站在女帝这边,就是与两王敌对,一定给了两王正名,日后两王任凭那个上位,他们都讨不得好果子吃。
“行了!如今大敌当前!我们还内斗,岂不成全了后商,朕决定了,允护国公所请,封三皇叔朱南浔为北安王,五皇叔朱思明为东平王,命两王即刻率军护援京都,打退后商大军!”
女帝冷喝一声。
“臣朱南浔遵旨!”
“臣朱思明遵旨!”
“陛下英明!”
女帝一纸令下,朱南浔,朱思明第一次主动承认女帝之位,护国公赵博拱手高呼英明。
群臣一看女帝主意已定,此时再出言反对,怕不但女帝不喜,还会恶了两王,自然无人再敢提出异议。
“陛下,臣有事奏!”
而在此时,众人都以为该商议如何退敌,这时竟然有人跳出来。
“越京相,你有何事要奏!”
女帝一看是越京相,也就是越京城府跳出来,以为他要反对,脸色顿时下沉。
“臣启奏
,后商之主张真,此时就在越京!”
“什么?”
“越京相说什么?”
众臣,女帝和两王都是一惊!
“臣属下探报,后商之主张真,此时就在越京,并且就在郡主府内!”
越京相大声说道,众人齐齐望向女帝。
当年,可就是女帝一手安排张真成为郡马,如今张真成了后商之主,南越大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