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轩的想法是回长安的途中思考了一路做出的决定,以前大唐的骑兵不足,北方防线也只有雁门关一处,面对突厥只能被动防御。
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阴山,有了武川城,进入草原的运粮通道就畅通无阻,而且有了河套平原这个天然的巨型粮仓,可以和突厥打持久战。
在此之前不敢贸然进攻,一则是担心粮草运输不便,一旦被突厥切断,大军只能挨饿,最差的结果是全军覆没。
另一方面,草原骑兵众多,多以部落聚集为主,人口过于分散,步兵进入草原,根本追不上突厥骑兵。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这一次从突厥人手里缴获的战马有十多万匹,云中燕然又是天然的马场,只要用心培育,三年就可以至少列装二十万匹战马,就算一人双骑,也意味着大唐可以有十万的骑兵。
眼下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只要秦轩再加一把火,让突厥分裂,到时候十万骑兵齐出,犁庭扫穴将不再是难事。
“陛下,臣附议,如今突厥大败,阿史那宗弼即位的第一仗就惨败,此时的突厥内部肯定是各怀心思,我们应当秣马厉兵,等待时机。”
“陛下,臣也附议,突厥一直是我大唐北方的心腹大患,最好的防御就是主动出击,如今有了十多万匹战马,可以大大提升我大唐骑兵的战力,与突厥作战的劣势也会缩小。”
“臣也附议,如今的吐谷浑,吐蕃高句丽等国都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正好可以拿突厥开刀,杀鸡儆猴,威慑一下他们。”
……
秦轩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几乎所有武将的赞同,大唐开国至今,遭受最多的就是突厥南下,提到突厥,他们都恨的牙痒痒。
“陛下,臣不同意胡国公的说法,我大唐作为天朝上国,应当彰显上国气度,突厥可安抚,与之和平共处,将其覆灭,实在过于残忍。”
“陛下,臣也认为对突厥不应该痛下杀手,经此一战,突厥已经元气大伤,我们可以对其安抚,遣派公主前往和亲,两国之间和平相处,何乐不为。”
跟武将这边主战不同,文官里有不少人主和,主张和亲,以此来安抚突厥,希望可以和平相处。
听着文官们振振有词的理由,秦轩微微皱起了眉,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和亲这种事一直都不看好,打输了和亲,那是你没办法的事,至少可以用这难得的几年发育一下,争取一雪前耻。
但是这打赢了还和亲,这是波什么骚操作,赢了还当舔狗,那怕不是在犯贱。
“我呸,一群没骨头的东西,突厥就是个喂不饱的狼崽子,和亲,和你奶奶个腿,一群读书把脑子都读没了的憨货。”
“就是,这一仗是我大唐胜了,他阿史那宗弼不夹着尾巴来长安请罪求和,还要我们主动安抚,你们是不是贱。
就算要和亲,凭什么要我大唐嫁公主过去,他突厥公主是公主,我大唐公主就不是公主了,我大唐公主嫁得,他突厥公主就嫁不得了?
依我看,让他们突厥嫁一个公主过来,俺老程正好也体验下突厥女人是啥样的。”
“你……你这个莽夫,强词夺理,我大唐作为天朝上国,自然要有所表示,不然哪来的上国气度……”
“你不要脸……”
突然间,大明宫中又吵了起来,武将这边以程轸和尉迟桐两个大老粗为主,文官那边是一个有些富态的中年四品官,而李岳似乎对这些充耳不闻,依旧低头认真的看着秦轩的奏折。
“肃静……肃静……”
突然,老太监清了清嗓子,喊了两声。
大明宫又瞬间安静了下来,李岳放下奏折,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吵,继续吵,要不要朕先回避,让你们放开了吵?”
大臣们鸦雀无声,几个始作俑者更是低下头,不敢看李岳。
“哼”李岳冷哼一声“突厥之事,朕自有决断,和亲与否,现在讨论都为时过早。”
李岳说着,起身离开龙椅,走到高台下
“子瑾”
李岳突然喊了秦轩一声,秦轩连忙出来,躬身行礼:“臣在。”
“你告诉朕,如果给你三年时间准备,战马,粮草,兵源,铁矿全部优先供应,你有没有把握三年后一举覆灭突厥?”
“陛下,战场之事瞬息万变,臣不能保证,只能尽力而为。”秦轩似乎猜到李岳要干什么了,心里大喊着不要。
“九原,朔方,云中,燕然四郡脱离河东道,与盛乐,武川合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