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片刻,门上开了一个暗格,吐出一块令牌,令牌一面呈黑色图案是阴刻,凹进去的,另一面是白色图案是阳刻,凸出来的,令牌白色朝上。
墨漓也从怀里拿出一块一样的令牌,黑色朝下,覆盖在那块令牌的白色一面上,轻轻转动,响起了‘宫、商、角、徽、羽’,居然是完整的五声音阶。
令牌分开,门打开,墨漓走了进去,抱怨道:“荆叔,您又不是不认识我,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规矩,就是规矩。”
门关上,门后走出一人,一身粗布麻衣,白发如雪。
墨漓吐了吐舌头道:“姐姐呢?我有很重要的事情找她。”
“菁姑娘在书房。”
墨漓锁定院子里唯一还亮着灯的房间,直接推门而入。
“姐,我找到《墨经》了。”
“《墨经》!”
灯下伏案疾书的女子抬起头来,由于用力过猛,鼻梁上架着的镜框下滑倒鼻尖,散光的眼睛里满是狐疑,厚厚的镜片在灯下折射出绚丽的光晕。
要是李念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呼‘眼镜!’,还是近视的。
墨漓对墨菁鼻梁上的镜片视而不见,好似早已习以为常,走到近前顺势坐在桌上,得意道:“我找到《墨经》了,怎么样厉害吧?”
“书呢?”
“呃!那个书还没拿到。”
墨菁放下手中的工具,推了推鼻梁上几乎要掉的镜框,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一脸疲倦道:“哪来的消息?书在那里?”
“李念亲口告诉我的,他已经答应把《墨经》给我了,可是我翻遍了防御使府也没找到,姐,你说李念会不会是骗我的,他根本没有《墨经》。”
墨菁双腿曲在椅子上,膝盖顶着下巴,摇头道:“如果是李念的话,《墨经》可能真的在他手里。”
“姐,你怎么断定李念会有《墨经》?”
“李念治下的百姓在使用新的农具,其中机关很是机巧,就算墨家也没有那么多巧匠进行大批量制造。
所以我让梁叔带我偷偷去看了铁厂,里面有很多借助水利的器械,可以看的出来和我墨家出自同源,不过更加精巧,更加强大,我正在做图纸复原。
我怀疑他应该也是我墨家一支,如此就算有《墨经》也不奇怪,只是这么重要的传承他怎么会轻易答应给你?”
“因为我救过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