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 第八章 家臣乍起(公元前505年—前496年)

第八章 家臣乍起(公元前505年—前496年)

众所周知,鲁国的大半股份,不是持在国君手里,而是季孙、孟孙、叔孙三家。此三家都是两百年前鲁桓公的直系后人,所以号称“三桓”。

当初,鲁桓公一共生了四个成气候的儿子,按年龄顺序排: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这四个活宝经过血腥斗争,鲁庄公自然死亡,庆父、叔牙被赐死,季友掌权。随后接班的鲁僖公封季友做了执政卿,赐给封邑费城。同时把庆父的儿子封为“孟孙氏”,叔牙的儿子封为“叔孙氏”。而季友的儿子,就是“季孙氏”了。所谓“孙”,因为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孙子。按当时的习惯,就称呼这三家为“三桓”。(鲁国是个讲礼仪的国度,推崇“亲亲”“仁”,对坏蛋家属不为已甚,照样袭承贵族身份,这在诸侯之中是绝无仅有的——晋国的“三郤”和栾氏其实祖上也是某届晋国国君,但还是被灭了,主要人物一个不剩,次要的也是废成平民,降为皂隶,没有再当官的可能。大约鲁国觉得,亲戚再坏,也比外姓人好,更能让自己安全。另外可能是想着,对亲戚好,叫大臣们都学着这样,都变得和善。)

“孟孙、叔孙、季孙”,如果你觉得不好记,只需记住“伯、仲、叔、季”四个字就行了,它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二庆父的儿子这一支成为“仲孙”,也叫“孟孙”,老三叔牙的儿子这一支成为“叔孙”,老四季友的儿子的一支成为“季孙”。

季友死后,到了鲁宣公年间,季友的儿子季文子也做了执政卿。这个季文子生活作风特别好,家里的小妾都不穿帛,不涂雪花膏,厩马都不吃粟,更不藏着金玉。于是人心归附季孙家。季文子历事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执政三十三年,一直当执政卿,时间很长,因此使得季孙家的势力与另外两家拉开了差距。

不过,这季文子虽然俭朴,但不等于没钱,他家的封邑数量不少,另外他喜欢“三思而后行”,后来孔子说,其实“两思”就可以了。想太多了,就可能是过于处心积虑为本家族利益考虑了。

季文子长期执政,为执政卿,其他孟孙、叔孙两家,其嫡子也是世代为卿。

到了鲁襄公五年,季文子死去了,儿子季武子接班。因为季文子当了这么多年的执政卿,季孙家势力已经超过了另两家很多,所以季武子接着当执政卿。

到了鲁襄公十一年(晋悼公十三年,公元前562年,萧鱼大会那年),季孙氏(季武子)和孟孙氏、叔孙氏,给鲁襄公来了个“三分公室”。他们(“三桓”)趁着鲁襄公年少,把鲁国公室所属的三军给分了,三家各取一军,以及相应的军赋(即养军的赋税)。

手里失去军队,公室更加卑弱,鲁襄公招待晋国使者吃饭,行射礼,想找几对善射的人都没有,只好去大夫家里借。

到了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晋平公的栾盈之难时期),孔子在鲁国出生了。孔子出生前的鲁国,就是这么个局面。这也就影响和决定了孔子终身的政治思想学说——简单说,跟“三桓”对着干。

孔子的父亲,前面介绍过,就是从前“逼阳大战”力举悬门的鲁国勇士——战斗英雄大夫叔梁纥。叔梁纥虽然力大无穷,但死活娶不到老婆,直到六十六岁高龄时才找了一个女生,很年轻,姓颜,也就是孔子的妈。据司马迁说,叔梁纥和颜氏在尼山祈祷山神后,生下孔子。那就是叔梁纥先生在孔子的孕育方面没有贡献力量。孔子是从天上下载的。

孔子生下来以后,据说长相奇丑,白眼仁多于黑眼仁,翻鼻露齿,脑袋上都是山丘。他妈妈一看,怎么下载了这么个丑小孩啊。于是叫他孔丘。孔丘三岁那年,爸爸叔梁纥去世,孔子是被妈妈拉扯长大的。

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南北弭兵后第四年),孔子九岁了,这时鲁襄公死去了,儿子鲁昭公接班。不久,季武子也死去了,季武子的孙子季平子接班又做了执政卿(儿子早死,故孙子来)。

等孔子到了十五岁时,就开始“志于学”。这时候,我国西南尼泊尔境内有一个城邦小国,它的太子则到了娶亲的年龄。这位太子娶到了两三个媳妇,整天在花天酒地的后宫里享乐,突然他发现媳妇们、婢女们的睡姿很不雅,嘴巴歪着还直咕囔,于是被气得愤然出走。从此离家流浪,开始了锻炼成佛的悟道生涯。这个人就是****,伟大的佛祖。佛祖出走的这一年正好三十岁,也算是三十而立了。

孔子立得却很慢,长大以后,就做过季孙氏家里的“乘田、委吏”,就是仓库管理员和牛羊管理倌,仅此而已。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