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青铜时代的蜥蜴战争 > 第五章 细腰之王(公元前545年—前529年)

第五章 细腰之王(公元前545年—前529年)

话还得回到公元前548年,崔杼杀死来他家泡他媳妇小花狐狸的齐庄公的这一年。这年晋国这里,执政官范宣子退休了。晋平公叫上军将赵武(赵氏孤儿)继任执政官兼三军元帅。

赵氏孤儿——赵武自晋悼公初年被任命为卿(新军将),至此已经二十五年,终于当上了三军元帅兼国家执政。

下一年,公元前547年,崔杼在齐国开始掌权的时候,晋国西边的秦景公,派弟弟来晋国谈判修好。从前,晋国在麻隧之战和迁延之役都讨伐过秦国,现在秦景公觉得总对着干,也不是好事,就派弟弟来和谈。晋国这边也得出谈判代表啊。叔向负责外交事务,他下边的“公务员”使者们有个排班表,按顺序,这回该子朱接待外国使者了。但是叔向不同意。子朱在朝堂上说了三遍:“按顺序,这次该我值班了,为什么叫子员去,我和他班爵相同,为什么叫他!”叔向说:“秦、晋两国冲突多年,谈判幸而成功,子子孙孙赖之享福,不成功,三军将士暴骨沙场。你这人说话没谱,常常改变国君原意。不能去。”子朱大怒,抽剑就砍叔向(又在朝堂上斗起来了,跟台湾“国大会议”一样了)。叔向也不弱,提起衣襟就上前搏斗,人们把他俩拉开。晋平公说:“晋国将要大治了吧!我的臣子所争的都是大事啊。”

瞎子师旷在一旁侍候,说:“国君恐怕要靠窗站了,形同虚设了,大臣们不是心竞而是力争。”

师旷觉得大臣们争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个人风头,这样下去,各家卿谋求自己利益,谁也不顾国家,国君自然也被剩在一边了。

师旷本来不瞎,他为了搞好音乐,就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作为乐师,他对于晋平公经常爱听“郑卫新声”,表现得痛心疾首,他说:“国君总听郑、卫传来的流行新乐,不听先王雅乐,公室将卑乎!”

据说,从前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之后,令周公创作了“大武”乐,以讴歌武王伐纣。周公讨伐东夷以后,又创作了“三象”,以嘉奖周公,都是正经好歌。

可是如今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包括晋平公在内,大家都不爱听“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政府颁定乐曲,改听新流行的“郑卫之音”,靡靡小调,听了非常之爽,但是老想听就会贪婪、嗜欲,随后就要干卑鄙、犯上作乱的事,**放纵、奸佞欺诈都跟着来了。所以最好听政府乐曲,那是整齐有节的德音,寓含着父子君臣的纲纪,需要穿好大礼服去听,但是沉闷烦缓,实在使人不耐烦。这点,去问问孔老夫子就知道了。他老人家研究大韶的时候,三月恶心得吃不下肉去。郑国卫国的流行歌曲,“淫于色而害于德”,可是大家都听得上瘾,上至公卿,下至黎民,都会小妹小妹地学两嗓子。

这种风气从河南也影响到山西,山西后来出了一对“羽泉组合”——枪、石两个乐人,唱得非常火,(从名字上看,应该是最早的摇滚乐队),战国的赵烈侯甚至还要赐给这俩人每人万亩封地。

郑国也有流行歌手,其中女歌星也灿烂夺目,佼佼者要算战国时的韩娥(战国时的韩国就在郑地),韩娥跟王菲差不多,在老家总唱不红,后来流落到齐国,一下子红得发紫,她的演技——在临淄西门雍门开演唱会时——号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她“曼声哀哭”时,“一里老幼皆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当她“曼声长歌”,“一里老幼欢喜卞舞,不能自禁”。韩娥的歌声感染力强到这个地步,我真服了她了,艺术魅力大到毛骨悚然,可惜这个卓越的歌手没有留下一张CD,不过当地人把她的风格继承下来,创造了“喜歌哭”。

总之,虽然师旷哀叹,但郑卫新声却日渐流行。师旷哀叹的,不仅是公室将卑,而是整个春秋世袭贵族阶层,要在未来的战国时代,丧失了对日渐崛起的布衣小民的控制力,社会将要走入平民时代,代表着贵族地位的礼乐,怎么可能还独存呢?

秦景公派弟弟来晋国谈判的次年,公元前546年,晋平公十二年、齐景公第三年——崔杼在齐国掌政的第三年、楚康王十四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也是好事。晋、楚弭兵,大家都不打仗了。

晋、楚两国作战力量相当,争霸进入谁也争不动的阶段。晋国控制不住齐和秦,国内晋平公又大权旁落。楚国的情况更糟。内部世卿家族、各大夫家族之间也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愈演愈烈,造成大夫逃往晋国。最典型的巫臣教吴叛楚,为晋国效劳。吴国的崛起,使楚国腹背受敌,先后三个令尹死于对吴战争。

楚国疲于应付,希望对中原巴尔干息兵,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