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唐国平的意思,这些事情那个的确是不能够拿**面上说,更何况是唐国平这样身份的人。有些事情只能是很隐晦的提及到,而且还不能点的太深了,毕竟是忌讳太多了。所以唐国平才说讲个故事,聊聊天侃大山。这样的戏说经常在民间说起,出自你口入到我耳,说完了就说完了。故事完了,相信呢就有,不相信就没有两人相视一笑就算过去了。
我连忙说:“当然好,我最喜欢听故事了。您也知道我是博物馆的,最喜欢稀奇古怪的事情了。”
唐国平自己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然后喝了一口说:“这件事情也是我听来的,权当是个乐子吧。”
我心中说:“你听来的,恐怕是你当年参与过的吧。”
然后我继续听着唐国平慢慢的说:“我不知道这里面的人的名字,咱们就用那个人代替吧。另外一些人的名字,咱们说到的时候随便给按一个名字。反正这事一个故事,名字并不重要,里面的内容才是最精彩的。”
我点了点头说:“这样正好,剩下还需要记人名,我最不喜欢记名字了。”
然后唐国平像是一边回忆一边说:“这个故事说来话长了,说起来都快要一百年了,正好是中国大动乱的时候。虽然是大动乱,但那个时候也正是思想解放的时候。众多的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纷纷到京师去接收当时被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熏陶,其中也包括那个人。那个时候我才是不过十岁的孩子,那个时候我们两家因为很多原因不来往了,我一直在京师随着我父亲也就是云馨的太爷爷,你也知道那是谁。”
我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一些,就是因为现在的这件事情,李唐两家才起了争执,例假在淄城,唐家一直在北京。”
唐国平叹了口气说:“这件事情真真假假的,你就真真假假的听吧!”
我笑着说:“就如同《红楼梦》一样:假做真来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您说就行了,我自己会好好听着的。”
唐国平点了点头说:“当时我的父亲是京师大学界很出名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受聘于京师众多的大学中。当时那个人也到了京师,因为很多的原因,只能在一所大学中勤工俭学。当时因为这个人相当出众,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其中就有我的父亲。”
当年那个人为了寻求救国存亡的道理,本来是想要同很多的朋友一样,出国留学去接受新的理论观念教育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先留在了国内勤工俭学,然后等待出国的时机。由于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气度不凡,是典型的人中之龙,所以得到了很多的人欣赏。
当时唐金云,也就是唐国平的父亲唐云馨的太爷爷是京师几家大学的教授了,因为庚子赔款留过洋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同时也是
国内外知名的考过学家还有历史学家被受热尊敬。因为在国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对国内外时事还有先进的理论更是有着自己的见解。因此那个人在勤工俭学之余,也拜访唐金云,从唐金云那里学习新思想。
当时唐金云也十分的欣赏这个年轻人,不仅是在学业上尽力的帮助这个人,同时也在生活还有其他的方面照顾这个人。当时唐金云感觉这个人对中国历史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也十分的喜欢历史。因此唐金云就准备利用自己的关系,希望将这个人直接收入门下作为一个关门弟子。这在当时的学术界也是很大的一件事情,本来这个人也是接受的。
当时唐金云为了继续观察和培养这个人,就开始让这个人作为自己的助手参加自己的一些研究。因为唐金云和李敬堂年轻的时候都是探险家,所以从各地搜集了很多奇怪的资料,当中也有神城这件事情。唐金云就请这个人帮忙整理这一部分的资料,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
当时唐国平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当时有的时候就会跟在这个人身旁玩。当时这个人十分的用工刻苦,很快就在学术上去的一定的成就,得到了唐金云的夸奖。就这样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唐金云对这个人十分的满意。就在让安排这个人正式进入到一所大学当自己的助手的时候,这个人却要辞别唐金云。
当时唐金云问这个人为什么不继续下去了,当时唐金云认为假以时日这个人的在学术成就上一定会远远超过自己的。那个人很诚实的告诉唐金云说,自己本来想要寻找的是救国的道理,虽然是很喜欢的历史这一方面,但是不想放弃自己的理想。历史中告诉了自己很多,但是没有他自己需要的。当时他也不准备出国了,这个人认为中国就是中国,国外的经验搬到中国也不一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