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我信得过唐国平,我这样做只是要唐国平明白,不论到最后是什么样的一个结局,恐怕都不是很好的。唐国平应该完全了解当年的事情,要知道事情来龙去脉,要了解的只能这样情报共享。像是唐国平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死的次数比我们遇到的要躲不知道多多少,只要我的话语中稍微有些逻辑上不对,就会被立马发现。
我用了两个小时才算是比较清楚简明的讲完了,然后再后来想了想又进行重新的补充。最重要的是将我的怀疑还有我的打算也一并说给唐国平听,另外还有参与其中的这些势力,这些更是重点。
我讲的差不多的时候对唐国平说:“基本上就是这些了,重要的我已经全部讲完了,可能还有一些遗忘的事情,那些应该是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了。您听完了,有什么感想?”
唐国平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的踱步,过了一会儿有些自言自语的说:“原来是这样的,看来是真的有这些事情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要不是我早已经老了,都看淡了生死也看淡了很多,放在以前早就动摇我的价值观了。看来当年的事情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了,我们都错了。”
“这样吧,我来给你将一个故事,我就是随口一说,你就是随口一听。这里面的主人公咱们就用这个人代替,听明白了呢就听明白,听不明白也就这样!”唐国平随意的说。
我欣喜的点头答应:“那好,您说我听着。”
唐国平像是回忆一件很久前的事情:“这件事情说起来时间已经很长了,那个时候我好像才是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那个时候这个人也还是一个求学的有为青年而已,当时他来到了中国的学术中心,想要从这里出发出国留学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因为时间和经费的原因,他只能先留在了京师。当年我父亲看这个人年轻有为,就特地的让他当自己的助手。”
唐国平告诉我这个人得到了当时唐金云的极大的赞赏,将当年一些关于神城的东西都交给他整理。唐金云当时以为这个人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把这件事情能够当做一件考古趣事或者是杂谈。但是没想到这个人将这件事情记在在了心里,并不是想其他见到这件事情的人一样都是一笑了之。
再到后来,中国开始进入了全面内乱时期,这个人也开始了自己理想中救国救民的道路。因为战争期间,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研究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但是这个人心中却一直记着这件事情。
当时唐国平一直很崇拜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具有无与伦比的气质吸引着中国人,应该说这就是天生的领袖气质。作为当时的‘愤青’,唐国平在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就跟家人不辞而别,跟这个人进到南方大山中开始了一项宏图大业。
当时很多像是唐国平一样的人跟这个这个人开始艰难的创业过程,因为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所以唐国平一直十分受这个人的重用。唐国平也对这种慧眼识英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这个人最低落的时候依然支持他。
后来跟着这个人果真干成了一番惊天伟业,创下了一项不世出的成就。当时唐国平作为元老还有半个师生之谊,在事业完成之后得到了这个人天大的好处。也许用一句古代的话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那就是属于权倾朝野了。
一开始这个人还是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稳定自己的事业上,因为那个时候庞大的产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很多的高手在这个人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事业完全稳定下来了。但是随后的问题就来了,这个人慢慢的变老了,开始恐惧死亡。
故事讲到这里,唐国平苦笑一声说:“为什么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是一个样子呢,都想要无上的权力,都想要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这些都有了之后,然后就是想要自己长生不老,然后永远霸占这些。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汉武帝再到唐太宗,似乎都一样。现在想来真的很不值,想想那些一起打拼过的兄弟,那些死在敌人子弹刺刀底下的兄弟,能够活着活到现在已经很好了。”
我连忙安慰:“要想都能够像您这样想,中国恐怕从秦始皇那个时候就能够称霸世界了!”
唐国平听了微微一下:“我走神了,好,我继续往下讲!”
这个人因为恐惧死亡,还有贪恋权力,就开始想尽办法让自己能够鱼和熊掌都兼得。但是这件事情自古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够做成,但是这个人不相信,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的一直记在心中的那件事情。
所以他就找来了当时的唐国平,让他负责这件事情的进行。当时唐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