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子修清清嗓子,在满朝堂的文武百官面前,坦然地道:“在半年之前,臣有幸作为书院的代表之一,前往远东的青山绿水阁赴炼星大会。”
皇帝道:“朕听说过此事。后来是不是出了一场大乱子?”
“圣上英明,无所不知。”
姬子修深深一揖,又道:“臣要禀告的,正是与此相关之事。此事为臣与臣的同窗亲眼所见,但事关重大,臣不敢疏忽,足足调查了半年之后,终于找到了证据。”
“何事?”皇帝皱眉问道。
“我庆国定南书院的学生,勾结南雁,杀害庆国同胞之事。”
姬子修昂首,傲然说道。
朝堂之上所有官员,一听到这句话,纷纷流露出若有所悟的表情,显然是早有耳闻。
“真有此事?”皇帝皱眉道,“定南书院的学生,可是未来朝廷的栋梁之材。事关重大,你身为大理寺少卿,更应凭据行事。”
“此事已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臣不敢口出妄言,诬陷忠良。”姬子修叩首道,“人证、物证皆在,若是陛下允许,臣愿带人证物证上殿。”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道:“原本是大理寺开庭审理决定便可,但事关重大,朕便亲自过问一遭。”
姬子修得到允许,便退了出去,片刻后领着两人上殿来。
其中一人,已到中年,面皮白净,眼下是深深的黑眼圈,显得十分憔悴。
另一人却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个头略矮,看起来十分精明。
百官们见到这两人,有人认出了其中青年,正是天都城中一流的修星世家盛家的少主,盛雨。
而那憔悴中年人,却是无人识得。
姬子修指着青年道:“这位是臣在书院的同窗,出身世家盛氏,名为盛雨。”
又指着中年人道:“这位前辈,乃是庆国天苍宗现任宗主,贺柏。”
两人从未上得大殿,神情略微有些紧张,但也并不失态,屈膝下跪道:“草民叩见陛下、各位大人。”
“不必如此拘谨。”皇帝挥手道,“姬少卿,可否将事情详细说与朕听?”
姬子修俯首道:“盛雨是臣的同窗,也是与臣一道目睹事件之人。臣如有叙述疏漏之处,须得他补充一二。”
“那是自然。”皇帝道。
姬子修深深作揖,吸了一口气,声音回荡在大殿,娓娓道来。
“那时情势一触即发,南雁飞云宗连杀我庆国两人,气焰嚣张,臣等都是气愤难平。”
在场许多人听闻“南雁”二字,脸上都是露出既愤怒又鄙夷的神情。
“最终,我庆国几位同袍,终于是按捺不住,动了手。南雁人也不甘示弱,情势陷入极度混乱,场面十分惨烈……”
空气猛地一窒。
年轻人们为了国家荣誉,陷入血战的画面,渐渐浮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让他们眼眶有些湿润。
皇帝神色一动,问道:“然后呢?”
姬子修再揖,说道:“当时臣与盛雨,以及其余书院同窗正在席中,见此情形,就要上前相助庆国同袍,岂料竟有一人大喝‘谁也不许去’。”
皇帝皱眉,问道:“是谁?他为何阻止你们?”
姬子修道:“此人正是臣等今日要指控的对象,世家罗氏家主罗仲之子,定南书院学生罗维。”
皇帝神色微动,继续倾听姬子修说话。
“当时臣也有与皇上相同的疑问,正欲询问,只听他说‘此事有古怪’。”
皇帝道:“这便是了,他觉得有古怪,不想让你们卷扯进去,也属正常,不能说是勾结南雁。”
姬子修道:“臣当时也是如此认为,但他之后的行为,却让臣等大吃一惊。”
皇帝颌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姬子修续道:“其后臣与数名同窗,还是按捺不住,进入了战局。双方拼杀之时,罗维突然像疯了一般冲进人群,砍伤许多人,连许多庆国人都被他所伤。”
在场诸多文武百官,虽然对此事早有耳闻,但如此详细的版本,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此时都纷纷咋舌,惊怒此人竟连自己的同胞也伤。
皇帝却微微皱眉,问道:“你们那么多人,就这么让他伤了?”
姬子修有些尴尬,俯首道:“臣也不知怎么回事,他当时就像煞神附体一般,凶性大发,令人不敢靠近。”
皇帝听到这番描述,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想起了一个人,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