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会合点。
就是猛虎突击救援队最后传回座标的位置。
一路行军是很辛苦的,因为要时刻警惕着危险和埋伏,所以在高度紧张环境下,众人走了半天就已经有些疲累了。
终于,在下午两点,他们发现了一处交通线。
这一道交通线不知道是印方还是巴方设立的,颠簸不平的路段上因为长期有汽车经过,压出了长长的车辙印记。
刘伟明立即下令:“全队按照突击队行三点钟方向前进。”
所谓的突击队形其实也不完全一样。
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现在队伍执行的突击队形是由突击组三人打头。
身后跟着的是两名排爆组队员,再之后是火力组三人,医疗组二人,狙击组二人。
罗源现在对这些特战队员也都熟识了。
突击组三人分别是队长:刘伟明,余坚,纪光。
排爆组的二人是郝言和申辉。
火力组三人,苗伦、童新才、董明。
医疗组:霍亮、王平。
狙击组:薛远、王楠龙。
至于他们三人,则属于编外人员。
其中,昨天发生纸条事件时正在岗哨上的是:刘伟明、王楠龙和郝言。
罗源和霍亮、王平交流相对多一些。
二人都接受了系统的战时急救知识。
在交流中,二人向罗源请教了不少紧急处理方法。
这一路很虽说走得谨慎,但没遇到什么危险。
其间发现了一枚被丢弃的步兵雷,已经失去了引信,是军用的。
用崔林的话说,其实到这边执行任务比到滇南省与越南交界的雨林要轻松一些。
因为没有雨林的掩护,更容易发现敌人。
另外,三国在领土上的争执不同。
华夏和印方争议地区颇多,而且分歧极大。
倒是华夏和巴方关系非同一般,被外界称为铁哥们儿,其实早就已经界定完边界了。
这所谓的三不管地带,其实是一部分地区华夏和印方存在争议,一部分是印方和巴方存在争议,并非三国都有争议的地区。
而华夏和印方已经几十年没有过军事冲突了,双方的争议流于形式,谁也不愿承担政治责任。
一般就是华夏在当地建立几个简易观察哨,印方立即提出抗议,并要求华夏方撤走。
华夏方当然不会立即撤走。
然后双方简单集结一个营的兵力对峙一下。
最后,还是会退回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区域。
反之,若是印度方面这样干,华夏军队的反应也是亦然。
总而言之,既寸土必争,决不让步,却都很有默契地保持克制。
所以,在这争议地区双方会有摩擦但不会埋地雷。
万一形成误伤,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既然领土问题没解决就慢慢解决好了,维持现状对谁都没坏处。
反而一旦到了印巴争议区,两国因为历史原因更容易引起一些小的军事冲突,往往会更危险一些。
急行至下午四点左右,刘伟明突然停下,在前方打出手势,众人就地隐蔽。
崔林看懂了刘伟明的手势,低声道:“有发现。”
罗源点头,也压低嗓子:“去看看。”
在前面不远处是一条干涸的古河道,河道约二米宽,半米深。
里面全是被原来水流冲下来的碎石。
刘伟明让所有人都隐蔽到河道里,狙击组警戒。
他自己则经过仔细排查。
很快,在几块大石块下面挖出大约十几个弹壳。
崔林了也凑了过去,拿起一枚弹壳:
“是我们的突击步枪子弹。”
刘伟明点头:“应该是唐峰那支队伍留下的。这些被猛虎突击队收集了起来,这里应该有简单的交火。现在,分头查看。”
立即,除了担任警戒任务的队员外,其他队员很快进行快速查找。
不到五分钟,几名队员都发现了有一些新的痕迹是向着河道下游前进的。
刘伟明面现忧色,赶紧下达指令:“快速突进!”
全队就隐在河道内部向下游飞速跟进。
这一追,竟然足足追了五十里左右。
全队在一处较低洼的河滩处就地休息,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