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医后风华:陛下休想纳妃 > 第三百三十八章 质朴民风

第三百三十八章 质朴民风

第三百三十八章 质朴民风

面粉跟肉对黛城的百姓们来讲,都是格外奢侈的东西。

这些也是在地里听百姓们唱完歌后,唠嗑家常时听出来的。

尽管如今黛城药材生意繁华,可百姓们从前穷惯了,加上黛城读书的儿郎又多,以后赴考要花的银子,也是哗啦啦如流水一样的多,不能不攒着银子。

虽然如今学堂都是免费的,笔墨纸砚也是免费的,可百姓们心里到底是过意不去,日子好起来的,都默默的给了束脩,这是百姓们知恩图报,不贪小便宜的诚意。

因此,如今黛城的百姓们,还是大都不舍得买米面跟肉来吃的,大部分都是在吃甘储跟阳芋,连青菜都没舍得买,吃的也是甘储苗儿。

虽说甘储跟阳芋很好吃,百姓们也变着法来吃,但愿意去买米面买肉买一些其他青菜的百姓,依旧还是少数。

黛城的先天条件比起西北跟藏城都要差得多,藏城有肉有奶,西北样样不缺,唯独黛城,无法独立实现肉,米面跟奶。

虽然如此,但这里的百姓们个个脸上都是满足的神色,梁泽觉得,未来的天朝,恐怕一大部分举子,都要出自黛城了。

这里的儿郎几乎是拼了命的去读书,学堂里的读书声根本没停下来过,从进城到抵达山下。

且这里的百姓们都卯足了劲培养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这样的付出跟努力,不中举是说不过去的,毕竟这里的夫子,几乎都是很有名的夫子,还是温心雅费尽心思从其他城池挖来的。

王靖安看着一桌子热气腾腾的菜,一颗心又暖又惭愧,想起自己在京城时,出门吃东西,从来都是点一桌子,但根本吃不了那么多,永远都是剩一大堆的,包括在宅子里吃饭,也是这样。

可是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样一桌子菜,都是极为难得的。

想起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百姓们,王靖安就觉得自己过去的浪费跟奢靡,如同一个无声的耳光,打在脸上一般。

陈清倒是没有几人想法这般多,原他们是打算直接去山顶沐浴更衣的,可架不住大娘太热情了,非要他们洗了手后在这里坐着,时不时跟他们唠嗑,直到菜全部端上来。

哪怕先前做过心理准备,黛城不比西北与藏城,虽然这里是重点扶持的城池,可架不住物资匮乏跟几百年下来的穷困,但看到这样一桌子菜时,陈清动容的握紧了拳。

大娘的心意,全在这一桌子菜上了。

李琛默默的看着忙碌的拿来碗筷,喜笑颜开的大娘,想起了自己在京城时花钱的大手大脚,从未想过捐赠给穷困潦倒的城池或者是难民。

再想起从前湘西那边的穷苦消息,京城里唯一捐了东西的,还是梁泽的胞妹梁檀雅,那个死的匆忙,举止本分的女子,曾经把自己的嫁妆全部捐给了湘西。

且不论四人心思如何复杂,大娘刚把碗筷都分发完,石子茜就神清气爽的走出来了,看到狼狈的四人,有些诧异,但也没多问。

“快坐下吃饭。”大娘见石子茜走出来了,忙招呼道。

石子茜闻言,微微一笑,点头落座,她的旁边是陈清跟李琛。

才坐下没多久,大娘的丈夫就扛着锄头回来了,看到五人,不由得笑道,“这敢情好,若不是你们等会去泡温泉不能喝酒,合该喝上几杯。”

大娘闻言,忙瞪了馋酒的丈夫一眼,接过锄头,便让丈夫去洗手吃饭。

“别听他说,他就是馋酒了!”

石子茜闻言,眨眨眼道,“甚是有理。”

不一会儿,大娘跟她丈夫也坐了下来,一顿和谐的午饭,就这样在大半个时辰后结束了。

李琛等人都觉得这顿饭是他们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一次饭菜。

石子茜见四人一直沉默,也没去追问缘由。

这群京城里来,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公子哥,能这般体验寻常百姓的日子,这辈子,或许也就这么一回,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感悟跟成长,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饭后,四人沉默的接过大娘递来的旧布衣,上了山去沐浴,石子茜留下陪大娘唠嗑,大娘的丈夫扛着锄头又出去忙活了。

“快秋收了,眼下除掉最后一次杂草,再安排一些采摘跟运输的人,就有一笔进账了,休息个几日,又要开始继续培养新的一批药材,赶在过年时,能出一批。”大娘十分感慨,如今的日子是整日忙的不行,比起从前,好太多了。

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