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工匠文化
简单的一句话,卢小天便听出项问天的急切和无奈,要不是实在不甘心,项问天不会把姿态放得这么低。
卢小天说:“您千万别这么说,您是前辈,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有什么需要或者困难,您可以提出来,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量满足。”
项问天诧异的看着卢小天,卢小天又说:“我说的是认真的,上次过来的时候,听胡波胡工说起您只用了三天就拿出了儿童座椅的设计方案,深受用户的好评,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你……”项问天刚开了个头,竟然开始哽咽。
胡晓娥趁机说道:“我们卢总是抱着诚意来的,决心投资之前,做了大量调查,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定,绝对不是心血来潮,我们看中的是青鸟设计公司的业务能力,更是工作态度和方法,能够跟有机会贵公司合作,是小狼投资的荣幸。”
在外人面前,胡晓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给足了卢小天面子。
沈君毅说:“既然这样,我们也不矫情,现在我们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卢总愿意投资青鸟,我们很感动,就怕辜负你的信任啊!”
“您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贬低自己,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可是也懂得工业设计的艰辛。任何产品的设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经过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两次的失败根本不能说明什么,相信那些大公司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卢小天认真的说道。
“你说的很对,尤其是作为设计领域终极产品的汽车,汽车设计真的不是我们的强项,几乎没人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设计汽车。”沈君毅叹道。
卢小天说:“正因为如此,更应该有人坚持,对于自主品牌的追求,不单单是民族情感的问题,更是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型,几乎都是洋品牌的天下,虽然我们也推出一些自主研发的车,不过基本上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改进来的,必须看到,华丽的表现下,自主品牌的严重缺失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怪一直被人诟病。”
沈君毅诧异的盯着卢小天看,“你怎么会想到这些?”
卢小天对答如流,“是一个前辈给我的启发,也是我没事瞎捉摸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坚持自主创新,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后就只能靠别人来帮我们定位,可是汽车是有性格的,应该有历史、文化、民族特色的基因,如果是别人定位,很难做出中国人想要的东西。”
沈君毅频频点头,沉声道:“这个课题很大,不是几个人就能改变的。”
“全面创新自然不可能,毕竟我们起步晚,想要在短时内赶超不现实,只能从核心部分入手,选取某一个点,先从局部突破。青鸟在车型设计上有很好的基础,在国内都是少有的,就这么放弃太可惜。”卢小天说道。
这是沈君毅爱听的话,也是想听的话,问:“你认为应该从什么地方突破?”
卢小天说:“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裁缝,很多人的手艺都是祖传的,只要客户往面前一站,不需要用尺量,他就能做出合体的衣服,这种工匠式的模式可以满足一位顾客的需求,但是没办法量产国际水平的高档次成衣,除非有成千万个老师傅,这是不现实的。”
沈君毅如有所思,胡晓娥同样听得入神,以至于忘却了自己的立场,忍不住插了一句:“这跟设计汽车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问的好!”卢小天喜欢胡晓娥这个承上启下的发言,正色道:“老裁缝对的经验再高,也会有他的局限性,一旦客户的眼界和水平提高,或许喜好发生了变化,他就没办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了。世界上知名的成衣品牌,需要上百个人的分工,做成体系,考虑到多钟组合方式。就像做衣服的纽扣,一个老师傅专门研究纽扣,做出一百种样式,就能满足一百种不同客户的需求。设计汽车也是一样,如果按照体系来研发,需要无数数据的积累的组合和管理,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归类匹配,得到最合适的结果。”
“体系?”沈君毅反复咀嚼着这个字眼,努力揣摩着卢小天想要表达的意思,良久之后问:“然后呢?”
卢小天说:“除了观念的转变,工具也要变革,随着电脑的普及,设计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像CATIA这样的软件必须引进,还有高速冲床这样的加工设备,试验检测设备,都要想办法引进,这样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沈君毅被卢小天的话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