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被人误会
青鸟设计公司1992开始筹划,1993年正式成立,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小神童汽车项目,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为老百姓开发设计出一款买的起、用得起、消费体面的国民车。
为了这一目标,青鸟公司整合了很多资源,技术上跟香港理工大学合作,还有二汽的部分设计人员,因为是民间造车,资金主要是自筹,创始人几乎把能卖的都卖了,凑了三千多万。
1996年,两台样车开发出来了,在北京车展上亮相,当时单厢车还没有被人接受,即便是在汽车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都未大力推广,或许是小神童失败的一个原因。
后来,毕加索、奔驰A型车相继问世,人们开始关注单厢车,习惯性的以国外的车型为蓝本,很少有人记得中国还有款小神童。
小神童有多厉害,不是自己人吹出来的,而是世界公认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小神童被列入世界经典小车设计行列;又比如在1997年3月,日本的《汽车造型》杂志专门介绍过这一款车;再比如,2000年,小神童拿到生产目录的同时,美国洛杉矶艺术中心邀请了小神童的主要设计师沈君毅过去讲演照中国汽车设计的哲学和创新思维,并授予沈君毅丰田学人奖。
卢小天和胡晓娥在曲新杰的带领下造访了青鸟设计公司,当时青鸟公司有个会,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便带着几人在会客室静候,期间讲解了青鸟设计公司的历史。
会客室的墙上挂了一些珍贵的照片,有青鸟设计公司的介绍,也有几代车型的介绍。
接待人员看卢小天看得津津有味,神色复杂的说:“很多人都笑话我们,说我们中国没有汽车设计,造汽车都是拿来的、买来的、抄来的,或是东拼西凑的,原创的东西很少。我们的设计完全是按照工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的,并且严格按照国外正规汽车设计流程一步步走的,虽然我们是民营企业,可是我敢说,在我们公司做汽车设计之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设计公司有我们公司这么正规!”
“你们现在还有多少人?”卢小天问。
“最多的时候,公司有30多个人,现在少一些,以后就不知道了。”对方眼神一暗,语气伤感,饱含落寞与不甘。
这是个对企业有归宿感的人,也是个有想法的人,不应该是一个前台接待这么简单,卢小天问:“还没请教怎么称呼,到公司已经很久了吧?”
“到下个月11号,刚好六年。”对方如数家珍,接着才做自我介绍,卢小天这才知道对方叫胡波,跟他猜想的一样是位设计师。
曲新杰插了一嘴,“小胡跟咱们是老乡,还是项总的学弟,都是才上海轻工学校毕业的,要不是因为他,我也不可能认识项总。”
听说是老乡,卢小天顿觉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趁机问起有哪些领导在。
胡波说:“沈总去了美国,金总也在出差,只有项总在公司,前几天上海有家做儿童汽车的厂家找到我们,想让我们帮他们设计一款汽车座椅,项总只用了三天就拿出了一套有关设计的效果图,客户的老板也是做设计的,对我们的设计很感兴趣,专门派人过来交流,因为来得有些急,没来得及通知几位。”
过来之前,卢小天让曲新杰打了电话,约定好了时间才动身,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同时也是不想跑个空。
没想到,居然有人截胡。
等了一下午,项问天终于来了,歉意的笑道:“曲经理,实在对不起啊,害你们等了这么久。”
曲新杰摆着手说:“你有事先忙,我们不着急,刚好利用这点时间了解了青鸟设计公司的情况,对此我们更有信心啦!”
“见笑了!”项问天面露惭色,看向卢小天和胡晓娥,从站位上判断卢小天应该是主事之人,问道:“你一定就是卢科长吧,今天专程过来,还是为了设计车灯的事?”
在此之前,曲新杰按照卢小天的思路跟青鸟设计公司一直保持接触,一开始打着光飞的名义,没能受到青鸟设计公司的重视,后来乔国栋专门来了一趟,说了很多想法,青鸟设计公司这才重视起来,问乔国栋为什么会想到跟他们接触,乔国栋当时就把卢小天的那一套说辞搬了出来,言明是卢小天的主意。
卢小天听乔国栋提起过此事,一开始以为乔国栋是不想居功自傲,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乔国栋在给他做铺垫。
现在一看,果真是这样,不然项问天不可能第一次见面就把卢小天认出来,毕竟卢小天还没跟曲新杰提过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