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借力打力
工程建设由此进入冲刺阶段,乔国栋来过一次之后,再也没过问工地上的事,卢小天一开始还有些担心新来的工人不适应,没想到这些人远比他想要的要坚韧,就连董洪山都赞不绝口。
用董洪山的话来讲,这些人论技能、论体力、论经验,肯定比不上他手底下的那些工人,可是肯吃苦,有的人肩膀都肿了,依然咬牙坚持。
卢小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好曲新杰过来了一趟,这才说服这些要强的工人劳逸结合。
之后,曲新杰去了深圳,卢小天则是去了欣荣大学,找到陈飞鹏,先从基础学起,一开始研究发动机,后来涉猎各类机械设计、制图、工艺等,只要是陈飞鹏有的书,卢小天来者不拒,每次回来之后都会废寝忘食的扑在书堆里。
这样一来,工作就压到了胡晓娥身上,胡晓娥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提醒卢小天主意休息,看卢小天虽然痴迷,可是坚持每天锻炼,也就随他去了。
两个月以后,陈飞鹏说:“像你这样喜欢看书的人我见过很多,就算是不认识,只要见过几次,我也能大致猜出他们是做什么的,从来没有人像你一样,看书不仅快,还很杂。”
这是委婉的说法,意思是在提醒卢小天术业有专攻,应该把精力放到某一领域,或者某个特定的专业吃透。
卢小天说:“我是半路出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可是要学的东西太多,只能囫囵吞枣,起码在跟别人聊起的时候不至于贻笑大方。”
陈飞鹏说:“你很有天赋,尤其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比如你说到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可变进气门,双变速、干湿分离等想法,虽然只是概念,缺乏理论的支持,还不成系统,可是观念新颖,很多还是细节方面的东西,在设计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是科学的,超前的。”
“我只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需要什么条件,如何才能实现,完全没有概念,再说这都是别人在研究的方向啊。”卢小天心虚的说道,之前跟陈飞鹏说了很多想法,其实都是从各大论坛看来,或是听人说的。
尤其是大众的EA888发动机量产以后,在用户和民众当中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卢小天本身从事汽车行业,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构造、原理、优缺点、改进方法、研发方向等。
至于双变速,同样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卢小天同样熟人于心。
曾经有人跟卢小天说过一个玩笑话,随着EA888和双变速的使用,硬是逼出了一大批懂车能手。
当然,论坛得来的资料有明显的局限性,很多核心的东西看不到,也理解不了。
陈飞鹏却不这么想,沉声道:“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说的这些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国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缺乏创新的能力!”
顿了一下,陈飞鹏说:“什么是创新?在我看来,就是方向,任何研发都是有方向的,同时也没有方向,他们都有明确的目标,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只能反复试验、调整、修正,多少人折戟沉沙,成功的只是少数,得到的结果是不是最初想要的就不好说了。”
卢小天没搭话,因为不好解释,之所以什么书都看,未必没有掩饰的意思。
陈飞鹏又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自行车没有发明之前,谁会想到做成现在这个样子?即便是做出来了,没有学会之前,或者没有看到别人骑之前,谁会相信骑着两个轮子不会倒?这是一门最简单的交通工具,依然有复杂的学问,需要大量理论的支撑,变数太多,难以琢磨。要是研发人员一开始就明确的知道自行车应该造成什么样,思路就会清晰起来,设计就变成了论证,相对来说会容易太多。”
说罢,陈飞鹏兴奋的看着卢小天,“你就是那个给我提供自行车的人!”
“这么说,我的想法还是可取的?”卢小天问。
陈飞鹏开怀大笑,“不是可取,而是弥足珍贵,你给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经过这段时间的整理和推理,我觉得完全可行,只是缺乏必要是实验室条件,还有先进的加工能力,否则我有信心设计出一款性能超前的发动机来!”
“可以借力打力啊!”卢小天不假思索的说道,努力做出一副不经思考的模样。
“借力打力?”陈飞鹏所有所思。
“没错,就是借力!”卢小天早就想说这么句话,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说道。
陈飞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