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迎接考察团
星期一上午,大光亮灯泡厂全员在岗,乔文建亲自带队,在大门口举办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结果来的人却不多,霍组长赫然在列,杨树华和区里的几个领导也到了现场。
见到王杰森的那一刻,卢小天如梦似幻,跟胡晓娥和杨峰相互看了看,从彼此脸上看到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接待工作由领导牵头,轮不到他们几个上去说话,胡晓娥小声说:“我没看错吧,他就是飞利浦公司的负责人?”
“之前不是听说来的是个洋人吗,怎么换了个中国人?”杨峰也一头雾水。
“会不会是出了变故,临时换了个人过来敷衍了事?”胡晓娥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之后又懊恼的说道:“肯定是这样,依我看,这个人最多是个随从,不然那会儿不可能一个人啊。”
“你们听谁说来的是洋人?”卢小天问。
胡晓娥解释道:“昨天我们开了个会,专门研究了考察团的成员名单,名单上写的飞利浦的负责人是个外国人的名字,当时我们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没跟你说。”
卢小天没想太多,“霍组长和区里的领导都来了,说明这个人的级别应该不会太低,大家都是中国人,沟通起来不是更方便?”
两人一想也是,胡晓娥叹道:“早知道是这样,当初我们就应该多跟他接触接触。”
杨峰看了看卢小天,没说什么,跟着人群走进厂里。
卢小天看在眼里,猜到杨峰想说什么,当初胡晓娥说王老板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的时候,卢小天一口咬定不是。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因为卢小天的错误判断,让大光亮错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现在看来,我们的准备工作还是做的不够细致啊。”胡晓娥说道,明细是在帮卢小天开脱。
卢小天微微一笑,胡晓娥还算够意思,不过她没看到自己在泳池和王老板聊了半天,不然肯定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王杰森看到了卢小天,微微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然后去了车间。
灯泡厂的产线其实没那么复杂,无非是制玻璃、制丝、灯泡成型、抽真空,粘合、干燥、检验等工序,厂子可能提前拆迁,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干,很容易看出工人的素质和工厂的生产管理制度。
卢小天是个外行,不过也看出些门道,即便是用后世的标准来衡量,大光亮也算得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在王杰森眼里应该有吸引力。
参观的过程中,乔国栋亲自负责讲解,让卢小天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在质量管理上,大光亮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虽然还不成熟,不过也算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王杰森大部分时间都在聆听,偶尔回应一句,说的也都是好听的话,陪同的人无不喜形于色。
接着,一行人到了会议室,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落座,然后不出意外的的由董事长兼厂长的乔文建发言,对来访的一行人表示欢迎。
霍组长也做了发言,正式把王杰森的身份做了详细的介绍,然后介绍了考察的行程,说是只有半天时间。
王杰森这才开始了他的发言,“感谢大家的热情接待,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此行的目的,我们这次过来,是想寻求一家有实力的合作伙伴,配合中国的汽车业把零部件国产化做好。”
乔文建笑道:“感谢王老板在百忙之中到我们单位参观,相信王老板刚才也看到了,大光亮是一家专门做灯泡的企业,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关键设备从欧洲进口,工人和技术人员由设备厂家培训,有严格规范的生产流程,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王杰森说:“飞利浦靠做灯泡起家,最早的厂房至今保存完好,位于总部的博物馆内,跟大光亮一比,有不小的差距啊!”
“这个我们也听说过了,飞利浦历史悠久,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已经是光源行业的领头羊,大光亮完全没法比啊!”乔文建客气的说道。
王杰森微微一笑,说:“乔厂长客气了,单论白炽灯而言,大光亮已经非常成熟了,只不过,车灯和普通的灯泡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这么说没别的意思,只是飞利浦是这样走过来的,我太清楚其中的差别有多大,过程多艰辛。”
乔文建的笑容僵硬在脸上,很快回复常态,笑道:“那是自然,汽车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每个零部件的要求都很高。不过我们有信心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隆化汽车厂二期项目就在附近,接触起来会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