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或消费者被称为“上帝”,在近年来是愈发的时髦。常在电视报刊广告宣传上看见为上帝服务的人,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百问不厌。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上帝虽被从袋子里掏走了票子,倒也心满意足其乐融融,仿佛做了一次上帝真是三生有幸,悠哉乐极。殊不知生活中的上帝并非百事满意,条条顺心。因地理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改革步伐差异,人的素质差异,而弄得做上帝如坐芒刺坐针毡哭笑不得,烦恼无比,久而久之,竟有了“出门心就跳”的恐慌。
说“出门心就跳”,并非言过其实,信手拈来一二小例足见一斑。星期天忙完家务上街去买面。兴冲冲到粮店,交出旧面袋换新面袋,却迎头遭到营业员小姐的怒斥:旧面袋搞脏了,没压平没叠好等等,不容解释也不容分辩。面对一连串冰雹般的难听话,只得傻着脸装憨,头上是晴朗的天空,街上是五彩的人流,实在不想惹是生非。原想息事宁人,但发货的女子却误认为人善好欺,待我去取面之时,突然兴起大声喝斥不能拿上边的,只能拿下面的,不能扛外面的,只能扛靠墙的,弄得我怒火中烧,真想退票不买了。满屋子堆垒如山的面袋,何独与我如此过不去?再说,随着粮价的放开,粮食部门独家经营的一统天下早以打破,大街小巷粮店星罗棋布,何苦受这无名之气。但一想到退票的周折就心惊胆颤了。好不容易卖出去,想退?不撕烂你的衣服抓破你的脸皮,骂你个狗血喷头才怪呢。实在叫人招惹不起!上帝在这儿不是上帝成了孙子,只得忍气吞声扛走了霉点斑斑的面袋。自认倒霉之际,暗暗发誓:小粮店,就此拜拜!不但自己家不再来,还敬告亲朋好友莫去找晦气。
又一日,冲完热水澡,清新舒畅地去银行储蓄所办理汇款之事,再三叮咛要电汇,连填数遍单据,都被告之填错了。根据以往经验没有填错,欲问清,窗里小姐一连串的卫生眼之后却樱唇紧闭再也不理了。站在巴掌大的小窗下,俨然一个受气包。填完单据又遵嘱跑到另一间营业室,玻璃紧闭连个白眼也不肯给了,跑来跑去折腾了半天,心里真够窝火!想想诸位小姐,面对电视广告镜头,笑得是何等灿烂,但镜头一拿掉,却人脸变鬼脸,圆脸变长脸,服务小姐变成少奶奶,营业员变成大老板。存款者还敢来这里吗?上帝在这里气白了脸,满街都是储蓄所,当然想换一个叫人舒心的地方。
曾有朋友说,在开放地区买东西,小心营业员过度的热情使你走不掉。我想真是那样,买了不准备买的东西也不后悔。可是在我居住的小城,此状却不多。难怪有人讥笑说,越穷人越横,越穷越不懂经营。出门办事三番五次撞枪口,弄得未曾出门心就发毛,唯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此出门购物,常跑到小地摊。即使假冒伪劣也无妨,总算讨个笑脸落得个美好心境。当然,上帝在小地摊上当受骗也是常有的事,但除去心疼一阵又能如何呢?面对服务行业的种种不良表现格外无奈之际,忍不住要深情地呼唤职业道德的教育、社会公德的再现,更期待着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期待着改革步伐快一点,步子再大一点。优胜劣汰竞争生存,那时上帝的烦恼或许能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