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美丽家园 > 默认卷(ZC) 希望之舟

默认卷(ZC) 希望之舟

七月的天公像一头发怒的狮子,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喷嚏,将淮河两岸弄得一带飘摇。三河穿境的固镇县更是内外涝交加。洪水吞没村庄,淫雨毁灭良田,数百个村子频频告急,数万名群众急待解救。可是铁路中断,公路中断,洪水围困的区乡只有依靠自制的木排和极少的车胎和外界维持着联系。就在这危难时刻,7月4日下午,刘集区九湾轮渡接到了县抗洪抢险指挥部和县交通局紧急命令,立即在规定时间赶到曹老集区北淝河防汛指挥部报到,机帆船吊上卡车,年过半百的共产党员陈金铎和青年机工沈家富二同志自告奋勇登车出发,比规定时间提前二十分钟赶到目的地。

艰难的航程开始了。暴雨倾盆,夜色如磐,航道生疏,行船难啊!可是为了市县领导更好地掌握水情制定方案,为了将救灾物资送进灾民手里,为了搬迁水围群众,走访灾民破坝行洪,他们二人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搁浅了,推过去,缠住水草杂物了,跳进没顶的深水里排除掉。在洪水围困的村庄穿行是很危险的,雷击倒的电杆,风刮断的高压电线,树木,还有村庄上群众的篱笆,倒塌的围墙,土坟堆等等。沈家富是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机械工,他凭着自己的机智白天行船看水花,水花打得大,水下就有东西,船要绕道行驶,晚上行船凭感觉试探行驶,小心行驶,一次船到曹老集青年队,他听到船底有异样的声音,赶紧停船,才发现船头有断电线杆,赶紧转头,终于保住了机帆船在抢险中的日子里没出过一次事故。

艰难的生活开始了,老陈和小沈二人接受任务来得急,什么东西都没带,任务繁重,机帆船只得日夜兼程,日头烤,暴雨淋,蚊叮虫咬,无饭吃无水喝,二个都折腾病了,发起了高烧,腿上臂上起满了被蚊虫叮咬的红疙瘩,可是谁也不愿离开船半步,在船上制定抗洪方案的市县领导心疼得连说:“你们辛苦了,你们辛苦了!”固镇县交通局的领导同志还亲自为他们送来了雨衣和饼干。

有一天,深夜送药品回来,小沈对老陈说:“你岁数大了,家又在农村,水灾严重,挺不住就回去吧?”老陈说:“受灾不是哪一家,顾不上那么多了,我是个党员,还是你回去吧!强玉华也值班抢险,不知你那俩个孩子怎么样呢!”原来沈家富的妻子强玉华是九湾轮渡职工,九湾乡也是洪水围困的重灾乡,抢险任务很艰巨,老陈怎么能不焦心呢,可老陈怎能知道,早有人为沈家富捎来了火热的家书,信中让小沈不要惦家,全力抢险,保质保量地完成抢险任务,安慰小沈待到洪水退去之日,夫妻二人再相逢。妻子为丈夫抢险鼓劲,多么可贵的精神,老陈深深地感动了。一老一小,二人齐心协力,把一袋袋米面油盐蔬菜、医药、火柴、草包、种子、木棍、毛竹、塑料薄膜救灾物资运到灾民手中,又把洪水中的老人孩子,粮食牲畜搬迁出来。有时十华里的水路一天竟要往返七八趟。在为陆集乡、何集乡搬迁的时候,村民们看到老陈和小沈黑瘦的面孔疲倦的眼神,禁不住都称赞他们的机帆船是救命之船。

轰鸣的马达声响起来了,水中孤岛——周集乡的村民们走出了庵棚,他们流着眼泪高举双手,欢呼这风雨中飘来的希望之舟,满船的救灾物资给他们带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度过难关的信心。四十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洪水终于缓缓而退,但洪水退后的村庄决不会忘记老陈和小沈二人驾驶的这条机帆船,因为这是一条风雨之舟,希望之舟,生命之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